中午吃过饭,照例带着球宝去买玩具。
之前的两元店球球买够了,超市破费又太厉害。好在我们又发现了一处“两元大世界”。没成想,却在此栽了大跟头。
球球选中了一款心形的珍珠盒子,里面是许多珠子,还有一根线,可以供小朋友用线将珍珠穿起来,成为美丽的项链。
这种盒子先前球宝已经买过多次,而且是在超市买的。记得买过蓝色的,紫色的,还有粉色的和混搭的颜色。当时的价钱都是10元。
记得买第三次时,我质疑,不想让买,球球却坚持。
当时想,孩子串珠子,一是锻炼手的灵活度,二是锻炼专注力,于是就买了。
结果买了几次,也没见穿成啥样的成品。也就是第四次,我陪着她断断续续一连穿了一下午,终于将所有的珠子穿在了一起,成了球宝献给妈妈的一个惊喜。她还将项链装在一个盒子里,郑重其事的。
所以,今天球球要再选择那种玩具时,我是反对的,让她另外拿其它的。可她坚持。
我也就想,两元钱的事,要是不喜欢串了,扔了也不可惜。
没想到,到了算账处却令我愕然:那东西要22元,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我对球球说,我们不要那个了,另外选择其它的玩具吧。可球球就是不答应,就是抱着不撒手。
脸皮薄的我,也不好意思再要求,只得硬着头皮把账结了。
本来还选了其它的两样东西,结果一气之下,也放在那儿,不要了!
心里想:哪儿都是花钱买,何必非要照顾这种不良商家的生意!
——明明商店招牌上写的是“两元大世界”嘛,怎么把22元的东西混杂其中,误导顾客糊里糊涂选择,花了超出预期的金钱。这不是欺诈嘛!
本来心里对商家就有气,可偏偏地,球球又倔强地不听大人的话,执意坚持。所以,我心里的气就更大了:
这孩子怎么就这么有主意,这么不听大人的话!这么小的孩子,养成这种犟牛的习惯,这还了的!
再说,天天要买玩具,花钱大手大脚的,养成乱花钱的习惯,这样也不好!
还有,买了玩具,到家拆开玩一会儿就扔了,三分钟的热度,一点儿也不珍惜玩具。也不是好习惯!
……
人在气头上,情绪是负面的,心里想的也都是负面的东西,甚至连孩子一点儿的好都想不起来。
思想支配行动。
这样想着的时候,对孩子就没有了好气性。
走出商店,上了车,我就开始对着先生一通抱怨:
先是商家的蒙蔽欺诈,再是孩子的一意孤行。
看到我生气了,孩子一言不发,看着我。
我又将矛头指向了孩子,趁机现身说法,教育她今后不能再那样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全然不管大人的意见。
孩子瞪大眼睛,懵里懵懂的。也不知道听进去没有,听进了多少,可能只是对奶奶与以往慈祥的样子判若两人而感到奇怪吧!
唉,有时想想也是,大人有了情绪,拿孩子撒什么气,她什么也不懂,她根本就还没有钱多钱少的概念,只知道自己喜欢就想拥有。
再说,即使孩子的行为真的是坏习惯,那不也是我们大人惯的吗?你纵容过她一次、两次,就别怪她不听你的指令了。
她的世界那么纯洁,哪儿知道欺诈、蒙蔽为何物!哪儿知道挣钱的艰辛,生活的不易!
现在写到此处,心里的气愤已经消失,情绪已经平和了。看着孩子的样儿,又觉得哪儿哪儿都是那么可爱。
这可能就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情绪主观作用吧。
感性的你我,生活中,总少不了这样的时刻吧?
只是,想对无良商家说几句心里话:
做生意靠的是诚信,没有诚信,生意是做不长久的。
今天上了当的我,今后是不会再光顾那个靠街的县政府斜对面的“2元大世界”的。
明天上了当的他,也不会再去了……
长此以往,就这么个小县城,还有顾客吗?
这无异于自断前程,自掘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