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羁绊》
只有当母亲自己拥有自信、自爱和自我认识时,才有可能帮女儿培养这些品质。而且,为了能让它们顺利传承,母亲需要创造一种和女儿的深入、平衡的关系。自恋的问题之一是它不允许平衡。自恋母亲的女儿们生活在极端化的家庭环境中。多数自恋母亲忠实于代代相传的扭曲的爱的方式,要么过度履行自己的职责(事必躬亲型),要么履行得不够(心不在焉型)。虽然这两种养育方式看上去是对立的,对孩子来说,负面影响是一致的。你的自我形象会遭到扭曲,不安全感挥之不去。
事必躬亲型母亲让人透不过气来,似乎对女儿的独特需要和欲求毫无察觉。如果你是这样被抚养长大的,很有可能你的天性、梦想,甚至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人际关系,都很少得到发展。妈妈不停地向你传递信息,告诉你她希望你成为怎样的人,而不是让你肯定自己的天性。由于十分渴望得到她的爱和赞赏,你顺从了她,并在这一过程中丧失了自我。
如果你是被心不在焉型母亲带大的,她一而再再而三给你的信息,就是你无足轻重。她心里就是没有足够的地方来容你。结果你被看轻被忽视。缺乏稳定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孱弱多病,学业受影响。肉体上和情绪上的忽视传达给你的信息是,你无关紧要。
不管是事必躬亲型还是心不在焉型,自恋母亲都会让女儿的个体化(对自我的独立知觉)难以完成。情感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女儿,会在今后的岁月里不断回到母亲身边,希望得到她们的爱和尊敬。那些情绪“油箱”加满的女儿们,则有信心以健康的方式独立出来,成为成年人。
我们每个人都怀着一种过自己的生活(而非母亲的生活)的强烈愿望。然而自恋母亲给孩子施加压力,让孩子像她那样待人接物。这样长大的孩子在做决定时,想的是怎样能赢得母亲的爱和赞赏。这样的女孩习惯让母亲来为自己考虑,今后会很难为自己建立一种真正的、健康的成人生活。
一个女孩如果幸运的话,能找到另一个成年人,帮她识别、确证自己的感觉,并提供一些指导。此人能成为一位情绪的救生员。
心不在焉的对待方式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很深的情绪鸿沟,这种鸿沟甚至会持续多年而不被发现。相比之下,肉体上的虐待和忽视更易被发现。当自恋家长不能,或者不愿满足孩子的最基本需要(确保他们安全、健康,可以上学)时,问题就会浮出水面。
我看到,情感匮乏的我的母亲,无法给到我希望的满满(并不是没有)温暖和关爱,我的情绪“油箱”始终是不足量的。也正因此,我有很多年,在苦恼于无法自己消化自己的情绪,无法承载母亲对我情感的索取,自然也没有更充足的爱流向我的女儿。我其实是在两种类型之间横跳,给女儿造成了更多的困扰和阻碍。一方面我对她输出的过多信息,她无法消化又不能抛弃,背负沉重到无法前行;另一方面,我自顾不暇的工作和生活让女儿对我望而却步,因为潜意识中对我的忠诚和心疼,使她独自处理不了的困惑慢慢形成了创伤。高控制高期待与忽略轻视交织,更加让女儿无所适从。她出生后本来身体一直健壮,当我在她11个月重返职场开始,就开始小病不断,现在看来,身体上的病痛,与情绪上的营养不良,有着极其隐秘而复杂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