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岁月里,总会有人走过来对你说:“算了吧!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你就好好过你的日子吧。”你将信将疑,于是向对你说这话的人身后看去,发现他们的生活的确是这个样子。可是,明明在很多瞬间,你感觉自己被朝其他什么方向的力量推了一下,虽然那个力量微弱而模糊。其实,你想听听那些生活不是这个样子的人会怎么说。因为你知道,一旦你听他们说了,一旦你看见了想要的东西,就无法再假装今天和昨天一样。
很多问题在特定的时间段是无法快速想明白的。生存时间就是这种典型的时间段,因为在生存时间里除了忍受、等待还有失败。多年以后,你才会知道,失败意味着认知还不够多,时间还不够久,而你还有理由再来一次。也许要经历三年失败中的极度怀疑才有三年后的信心万丈,但你说你担心坚持不到那个时候了。
回顾我们所知的故事,所有的胜利都因为曾经不够强大,来自缺乏和不满足。只有万事俱备时才能获得的成功,也没有资格叫作成功。所有挑战达成的基础都是资源的缺乏,当初的挑战者正处在与我们同样的生存时间之中。
生存时间的可怕之处还在于,假如你不去逾越它,它就会反过来占据、消耗和毁坏你的生活。但我们不必怕它,只要我们未来还有时间。毕竟时间是个用来计算变化的单位,时间不是用来等待的,而是用来迭代的。
生存时间是五种时间中的一个时间分类。
从字面意义来看,生存时间就是一个人为了生存所用去的时间。
吃饭时间和睡眠时间是生存时间最基础的范畴,为了保证生存,所有人必须保障吃饭和睡眠所用的时间。它们大约占据你每天时间的1/3,但是按照先天遗传和后天养成的作息习惯,每个人占用时间的长度也并不相同。
不过,在一天中基本无法摘除和挪动的时间中——吃饭和睡眠,可能有更大比重的生存时间,是你为了生存必须用去的,你可能从未从这个角度去计算和觉察。
“五种时间”体系对生存时间的定义是:大多数人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因为自身能力不足和外部条件的限制,无法做到主动选择而被动处于的时间分布。
为了更好理解,我们对生存时间做一下简单分类,生存时间可能出现在以下几种人生阶段中:
1.被安排时。当你还没有能力为自己选择的时候,你生活中有能力的人(比如你的父母、前辈,关心你感受的人,希望你安定的人)会帮你安排好职业和人生道路。他们很可能替你选择你不喜欢的行业和职位让你先安定、生存。这种情况在就业之初经常发生。一段时间之后你发现,你丧失了目标,也感受不到职业中的快乐,但你又不具备离开和转变的能力。这时你被卡在原地,又不得不付出时间和快乐去完成眼下的工作。这份工作所占用的你的时间,就是生存时间。
2.能力不足时。你的确主动寻找新的行业和新的工作了,但就目前就业市场的情况来看,你发现其实没得选。比如你参加了50家公司的面试,只有眼下这份工作录用了你,你的日程是每天早上6点起床吃早饭,8点到达公司,一直到晚上6点下班之前,你既没有自己的时间,也做不到真心享受这份工作。在工作期间,你不会感觉到忘我的沉浸和投入,只有煎熬或混沌。你发现付出的这段时间对你来说除了工资没有更多的意义,没有它你甚至会过得更快乐。但你现在为了生存,只能先把这段时间兑换出去,这也是生存时间。
3.处于行业起点时。你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志向找到了喜欢的行业,也顺利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