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摘抄】
1.哪些地方比较容易产生临界知识呢?那便是可信度比较高、适用面比较广的重要硬学科里,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理学等等。
2.解决问题最稳妥的办法是拿可信度更高的方法去处理问题。
3.临界知识的思路是不用这些“现 象原因”解释问题,或者说不用这些非常具象、未经严谨验证的推测解 释问题,而是借助可靠度更高的原理解释,比如供需关系、不均衡分布 以及规模效应等基础知识。
4.找到可靠的知识学科就容易找到临界知识。
5.查理·芒格很推崇的规模效应以及与之相关的边际效应,就 是非常重要的临界知识,也是经济学原理。
6.找临界知识的过程,就是寻找对我们有用的、适用范围广的可靠知识的过程。
7.如何找临界知识:
01.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学习这个学科的重要知识;
02.找到最重要的知识和原理的原始出处;
03.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
04.没有解释的时候,想办法寻找或者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
8.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去阅读经典的书籍,从中寻找
最重要的原理和知识。具体做的时候,要多留心,看似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是否应用了我们已有的规律。
9.埃隆·马斯克说自己做每一行都是在用第一性原理 思考。实际上,寻找和建立临界知识的过程,也是用第一性原理思考: 能够用更加底层、通用的规律解释,就不用新的假设。而这一点,正是 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10.现在,我们又发现了新的临界知识——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是企业 决策第一原则!当我们真正理解这个临界知识之后,会在创业、带团队 等需要做管理的时候时刻警醒自己,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定律是和我们 的人性相悖的!
11. 重点是,当你具备了这种不断质询、反思探索的学习能力时,在持续的发现和自我否定中,你的临界知识假设会进化得越来越可靠,越来越有解释力!
12.上面的案例说明了我一直寻找临界知识的方法,其实说白了也很简单:把科学研究的严谨方法引入日常的生活思考决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