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看起来很文艺,可是真正的喜后面却都是大悲,他们的人生也很黑暗。原来一直都很讽刺,我原以为不得志,不得爱,不得想是人生的常态,然而不管哪一种都足以让人生变得破败不堪。
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人会抑郁,善良在人性面前是伤害自己的致命戾气,当我们开始变得稍微不那么善良的时候,他们就觉得我们充满了恶意。
以前读文学总是不懂其中的深义,只知道老师那么讲的,他就是那样的人。不得志,不得仕。那些从来就不应该被传颂,如果他还活着,他应该不会觉得兴味吧,年轻人学文学,我想没有人愿意在自怨自艾中度过,还好天真,还好不懂,如果真的懂,也必然是真的经历,真的抑郁。
以前总想着去教育,感化,现在不那么想了,现在只想有一个契合自己观点的良师益友,那便是写出来给别人看的意义。
只要是学文的人很少有乐观的吧,包括李白,他的诗没少读,看似豪放,清透的一个人,他的人生也很难找寻自己真正的位置,他热爱一切,却也不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他漂泊,他思乡,他游山玩水,他才华横溢,但他也悲天悯人,太过清醒何尝不是一种罪过。
读史,读文我们了解的少之又少,他们真的像史书中写的那般吗,那也不见的。
比起文学,比起文笔,我们更注重的应当是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思想,然而我们懂得又太少了。自相矛盾在所有的文学汇聚在一起时就体现的尤为明显,他们是最智慧的文人呢,他们的关点都没法统一,我们又为何强求答案只有一种呢,我们应该允许其他不同的观点存在,我们的教育都太统一化,少年没有了思想,中年没有了理想,目标,老年没有了意义。我们的人生不该被定格。
不是我善良我就只配被欺负,不是我观点不同,我就应该被笑话,不是我一次失败我就应该被贬低,比起现如今金钱铜臭味的社会,以前的人们显然善良多了。
发现带来的便利,也让我们时刻都在为生计,为生活,却再也没有人为了理想。真搞不懂那些所谓的专家文人肆意去贬低我们的后辈是出于何种目的,文学真正的目的在于答疑解惑,从来都不是揭露,批判,他们说的看似都很对,然而能听他们瞎扯的都是些什么人,要么随波逐流,要么年少单纯,后辈们又何尝不是被他们所带偏的,又有什么资格去批判他们。
资本有文化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将文化变成资本而已,但凡有人出来发声,就会被说没有格局。格局是什么,格局是舍小爱为大爱,格局从来都不是忍受,道德绑架。
更有甚者告诉所有人,人性自私,没有爱情,我们的社会导向都变成了恐慌,爱情是纯粹的,它不纯粹的时候那还叫什么爱情。爱情是亏欠,是付出,是偿还,是无声无息,不是绑架,更不是掠夺。
与其纠结他爱不爱你,不如问问自己值不值得。值得就继续,不值得就分开。然而很少有人会搞懂值不值得,当你提出疑问的时候显然你已经输了,如果真的在乎,又怎么看不懂你的表情,甚至任由你在风雨中凌乱,奔跑,却无动于衷呢。所以比起追寻爱情,我们更要追寻我们的是我们的生活。
无论我们经历了什么,我们都要努力变得更好,不为别的,只为我们还有我们的所爱,我们的所求,所想。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