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太忙,下班有家务,还得抽空锻炼,写得太晚了)
队友前一天晚上查了一下,说到了绩溪,龙川景区是必去的景点,7:30前去是可以免票进的。4月6日,起了个大早,到那里七点多一点,谁知已经有人拦了。进去一看,原来也是类似古镇的格局,一条小溪,两边人家。
其实那里最大的看点就是胡氏宗祠,以及旧时皇帝赐的牌坊。这里也是名人辈出,就是明朝抗 倭英雄胡宗宪,连带着有少保府,还有祠堂。我们看到的小溪应该是龙川溪,那两边的街道就叫水街。我们去得早,摊位没摆出来,感觉很安静。祠堂不一会儿开了,进去看了几眼。是三进的,据说始建于宋代,在明嘉靖年间胡宗宪的倡导下又扩建了。那里同样有砖雕、木雕、石雕等,但所不同的是那里的横梁,圆圆的,特别粗,显得短,但这个原木的色彩给人以古朴庄重又圆浑的感觉。祠堂边上,是那块“都宪坊”,这是表彰胡宗宪的,我们熟知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是他的手下,真了不起。但这块牌坊原来在弄堂里面,现在在溪边,搬出来了。与之遥遥相对的是“奕世尚书坊”,说是这里明代出了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两个尚书,因此得名。这两块坊,都是极高,上面的纹理、图案很是复杂,特别气派。简单看了看胡的人物介绍,发现这些国家级的大 人物都有一个共性,神童,老早就考取功名利禄。天生的,在这种山里,出了这样的几个进士,后来又有胡适,还有我们的胡主席,真是这山村的荣耀了。
在水街两旁随意走着,感觉与江南古镇类似。但不同的是,这里是徽派建筑。还有,这里连接水街的几座石桥,木桥。木桥是本村村民用的,不承重,也不宽,但我们属于水乡人,况且桥下水也不多,自然是可以走的。走到水街尽头,眼前豁然开朗,尽头是一条宽阔的河,河那边一座高高的圆形的桥,还有一片片油菜花田,远山巍峨挺拔,阳光照过来,马头墙、油菜花田、树木、老街等倒映在湖水中,使得古朴的村庄格外好看。不过人物照无法拍,背光。
接着走回头路,去免费的仁里古镇走走。仁里,仁者所居之里。古镇大都类似。在这里,让我惊讶的是,看到了程开甲院士的介绍。原来,这里也是程氏家族的发源地啊。程开甲的祖上是在这里的。这里的祠堂呢,也是与胡氏祠堂类似的圆木当梁,浑圆厚重,古朴的风味。走走看看拍拍,是一个村落,人少,店也不多,很是悠闲。
最后,人物照再来几张,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