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糖北北的第138篇文章。
最近朋友在吐槽,说父母总是喜欢吃隔夜菜。前一天的没吃完,第二天继续吃,中午没吃完,晚上又继续吃,总是热了再吃热了再吃,跟他们不知道吵了多少次了,就是不听。
你们也会有这种烦恼吗?
先说一下我们家,我们家基本没有这种困扰。我家基本我妈掌勺,她每餐都会算大概要吃多少,然后基本都能吃完,吃不完的也会倒掉。
为什么我妈觉悟如此高呢?我妈以前也是很省的一个人,也不舍得倒掉,说可惜了,还能吃的。有一段时间,她喜欢看那个珠江台的新闻联播,每天都追的。说看看别人发生的一些事,还有就是那个主持人说话方式很搞笑,她很喜欢。因此,她每天都看新闻。
当时,我记得那个新闻经常会播一些现下实事,然后再劝告一番。其中就包括吃隔夜菜的,好几次播了。大概内容都是“某某一家几口,因吃隔夜菜,连夜送ICU”等等类似的情况。然后那个主持人就会说,真人真事,拒绝隔夜菜,不要为了省一点点小钱,差点把一家人搭进去这种话。
这主持人说话的可信度和力量,比我们以前苦口婆心说的话有用多了。所以,我妈就怕把我们吃出个好歹来,基本不留隔夜菜。
那怎么才能精准测量每天的饭量呢?我妈也是做过实验的,比如我爸吃多少饭,我们吃多少菜,大概煮几个菜能吃完,她就会记心里今天煮多了,那下一顿就煮少点。就这样慢慢练出了的。
还有的爸妈生怕不够吃,总是喜欢多煮点,然后就剩很多了,又舍不得倒掉,然后他们又知道不好,不给子女吃,留着自己吃。偏偏是老人胃肠道功能比年轻人差,更容易吃出问题。这种情况更是让儿女愧疚,说又说不听,就变成吵架了。
这种得先了解他们为什么觉得不够吃,多煮些。很可能在他们以前穷,经常吃不饱,总担心饿着孩子,所以宁多勿少,到他们还改不过来,所以得把他们这种想法去除了,才能解决煮多了的情况。
每种做法后面都是有源头的,我们先试着去理解他们的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表面的埋怨指责说就是不能吃,怎么不能听我们的。我们也试试听听他们内心深处不愿扔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