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结合交互设计作品集流程,为大家分步讲解:
确定主题(Topic)
交互设计的主题确定也分为命题设计和自命题设计。
从命题设计的角度来说,除了老师给定的设计要求或者一个设计方向之外。也可以以一个新的具体技术为核心进行应用性的设计,比如:如何将VR技术进行应用。
自命题自由度就相对大一些除了根据自身的兴趣之外,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也可以作为设计课题,某种程度上来说,通过设计来解决社会问题,也更加容易提高设计的立意与思想境界的表达。
前期调研(research)
没有人是万事通,设计师不可能什么都懂,更何况是同学们。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学, 这个过程就是调研。
调研的目的是同学们在接到自己并不熟悉或比较熟悉的设计任务时,能够充分地了解这个任务的方方面面。用户是谁,用户群体是怎样的,他们面临问题的交互与沟通形式如何,这其中是否有值得运营的市场,是否有同类的产品以及竞品做的如何等等。
但是调研的重点,应该集中在用户身上(这并不是单纯指用户提出的要求和喜好),用户是什么样的人,有着什么样的行为,有着什么样的成长经历和文化背景,内心无法言喻的渴望等等,都远比用户单纯提出来的要求重要的多。相对来说,交互设计的核心是人,以人为中心设计是一个根本性的要求。
问题分析
历史研究
▼
市场研究
▼
竞品研究
▼
用户肖像
▼
发散思维
词汇联想
▼
思维导图
▼
2X2坐标分析比对
▼
行为地图
▼
确立方向(Define)
在充分进行了调研(或者理解了给予的调研数据)之后,同学们可以结合以下方向提出合理有趣又富有原创性的解决方案:
热点
兴趣
发展趋势
用户需求
情感关怀
概念设计(Design)
确定方向后,同学们可以围绕不同的设计方向,生成数个初步的设计概念,以期通过不同的idea,不同的方式,探求解决设计问题的最优方案。
在此时,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依据项目主题以及设计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手段,而非直接选择设计个UI。如果针对运动健康类问题,我们可能需要的是设计智能可穿戴硬件的支持,人有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在视觉之外,同学们可以有很多其他的选择。
初步的设计概念,同学们可以通过故事板、线框图、草模制作等可视化方式辅助方案呈现,推敲设计可行性。
故事板
▼
线框图
▼
草模制作
纸上测试
▼
软件测试
▼
方案评估与方案调整(Refine)
在故事版、草图、草模、初步推敲设计概念可行性之后,同学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得反馈意见,评估设计方案:
征求相关专家意见
目标用户意见
焦点小组讨论
结合交互方式的安排是否合理、用户是否能够迅速的理解设计师所设计的交互行为等反馈信息,同学们可以将多个初步方案经过数次优化,整合为一个最优方案,并开始将行为语意图像化(可参考经典理论符号学),并统一视觉风格。
图面制作与最终排版(结合最后作品集展示,统一配图)
交互设计作品集图面制作,需要整合全部的设计过程,将背景调研记录、市场研究的数据&结果、对象研究记录(HCD),整个设计方案的过程及最终方案以最恰当的形式予以展示。
相较国内最为看重将最终结果美化到极致,国外的院校考官更希望看到完整的设计过程,以及所有调研内容尽可能以图表和可视化的形式简明扼要进行展示。对于交互设计而言,能用图像视觉语言呈现的内容远比长篇大论更有效,更能打动考官,切记能用图的地方,绝不废话。
图面标准:
重点分明,简洁清晰
图形化调研结果,逻辑明确环环相扣
设计演变过程明确,行为描述准确
兼顾图面视觉语言的审美高度
排版思路:
顺序遵循设计思路,逻辑通畅
板式呈现主次分明,重点清晰
信息传达图文并茂,美观易读
最后,分享优秀的交互设计作品集,供大家消化理解交互设计作品集创作思路:
Portfolio 1
▼
Portfolio 2
▼
Portfolio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