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还来得及表达的你|
每年母亲节,总是被提醒该送些什么:
- 一束花
- 一顿饭
- 一句“辛苦了”
但越长大,我们越少真正静下心来,回头看看:
这个“母亲”的身份,究竟在我们心里留下了什么?
是温暖的?是亏欠的?是爱,也是复杂。
趁母亲节前的这一刻,我想邀请你,
别忙着选礼物,先问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 问题一:
我对母亲的情绪,还藏着哪些没说出口的?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
- 明明是好意,和妈妈说着说着却吵了起来;
- 成年后想对她说“谢谢”或“对不起”,却总觉得开不了口;
- 有些委屈、怨气甚至心疼,都悄悄藏了很多年。
其实,这些情绪不是错,它们是真实存在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共感负担”:
我们很容易把妈妈的焦虑、伤心、控制、牺牲都吞进自己心里,
但却从来没学会如何表达“我其实也受伤了”。
🌿 Miss温建议:
母亲节前,试着给妈妈写封信。
不必寄出,只是写下你对她最真实的感受。
它是你内在“孩子”的一次情绪释放,也是一种告别旧关系的方式。
💭 问题二:
我是否允许自己,成为不一样的“母亲”?
很多人说:“我不想变成我妈那样。”
但你有没有发现,当我们真正成为母亲时,
那些曾经讨厌的语气、焦虑的行为,不自觉又在自己身上重演?
我们不想重复,但也不知道如何改变。
这是代际关系的惯性。
你不是她,但你也在学着成为“她”。
🌿 Miss温建议:
允许自己“不完美”,是成为一个“有力量母亲”的开始。
当你面对孩子说出:“妈妈也不知道怎么做,但我愿意和你一起试。”
你就在用新的方式,修复旧的模式。
你不是要超越你的母亲,而是——
成为那个你小时候最渴望拥有的母亲。
💭 问题三:
除了“母亲”这个角色,我还在活在谁的期待里?
母亲节这天,我们总在思考:怎么对妈妈好一点?
可有时,那些“对妈妈好”,
其实也隐藏着一种期待和压力:
我必须是一个孝顺的女儿、一个体面的妈妈、一个能干的照顾者……
你是否忘了,
在成为这些身份之前,你也是一个“需要被照顾”的人?
🌿 Miss温建议:
母亲节这天,不妨也给自己一个小仪式。
为自己点一杯喜欢的咖啡、走一次只属于自己的散步、
哪怕只是打开窗,让阳光照在脸上。
你也是母亲节的一部分。
照顾自己,才不会在关系中耗尽爱与耐心。
🧡 写在最后:
我们常常把“母亲”两个字写进日历,
却忘了,她首先是一个“人”——
她也曾年少、迷茫、笨拙、渴望被爱。
如果你有幸还来得及表达,请别只说“节日快乐”。
说点真正想说的话。哪怕只一句,也好。
📌 互动引导结尾:
你最想对妈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欢迎在留言区写下来,哪怕你现在还不敢亲口说。
💬 收藏这篇文章,留给你准备好那一天。
🌷 祝每一个“女儿”与“母亲”,都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