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的老房子,是我们的出生之地,也是我们家的根。它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见证着我们家的发展,承载着我们无数的回忆,有温暖的,也有心酸的。
院里的那棵老槐树,一到夏季就开满晶莹圆润的槐花,香气浓郁扑鼻,像极了母亲酿的米酒,醇厚而醉人。这时候,家里最是热闹,但也掩盖不住日子里的那股子苦涩。
我父亲是周边有名的木匠,他那双手,就像老槐树的树皮,粗糙而坚硬,为了养家,不知磨出了多少血泡。他手艺精湛,却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所带的徒弟,也都是为了养家糊口,学过七八成就早早地各自谋生去了。我母亲烧得一手好菜,尤其以红烧肉闻名,可家里哪能经常吃得起肉呢?邻居们红白喜事都少不了母亲帮厨,她就像个陀螺一样,忙前忙后,只为赚点辛苦钱,补贴家用。
每到周末,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回到这个让我度过美好童年的地方,与父母共度短暂的快乐时光。说是快乐,其实也苦涩。父母省吃俭用,做了熟悉的槐花糕、还有那碗象征着“富裕”的红烧肉,以及许多小菜犒劳我们。可我知道,他们自己平时都舍不得吃。
晚餐时,一家人围坐,享用母亲做的美食,畅谈家常。说着学校里的趣事,也说着工厂里的辛苦,说着未来的希望,也说着生活的压力。就像那盘子里偶尔出现的几块肉,在平淡的日子里,显得格外珍贵。月光下,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美好,可谁又能知道,这宁静背后,隐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呢?
饭后,父亲拿起那把老旧的吉他,弦都有些跑音了,像生活的调子,偶尔会走调。母亲轻轻地哼唱着,歌声里带着一丝疲惫,像极了那在风中摇曳的槐花,看似美丽,却也脆弱。在槐花的香气中,我仿佛穿越时空,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可醒来却发现,现实远比梦境残酷。
夜深了,屋外月光如水,屋内,我们已沉沉睡去,明天又将是新的一天,为了生活奔波的一天。
无论走到哪里,这月光下的家,都是我们心灵的归宿,它就像一个避风港,让我们这些在风雨中飘摇的小船,能够暂时停靠,积蓄力量,继续前行。它给予我们温暖,也教会我们坚强,让我们明白,生活再苦,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