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
今天的素描课,老师速写点评。
上次的两张练习,一张有许多花盆、植物,姑且称之为“花园一角”吧;另一张有篮子、花生、玉米等元素,暂称为“篮子里的花生玉米”吧。
徐同学的“花园一角”笔法松弛,十分舒展,篮子里的花生玉米则太认真了,以至于比较拘谨。
老师主要从速写笔法来说,铅笔只是打底,框定大概轮廓,而不要过于细致,钢笔不要去描线,而是要注意笔力流畅、注意顿挫。这其实与国画起形一样的道理。
周同学的速写一如素描练习中细致,颇有点古典钢笔画的味道,“细致如果做到极点,它也会形成另一种风格。”老师笑哈哈地说。
李同学的作业呢,“我是偷懒的,没有周同学那么细致。”李同学一边说,一边递上自己的作业。
“偷懒得法也是艺术。”老师把作业夹在白板上,“看,李同学的偷懒之作看上去十分舒服,好看,那就是一幅好作品。”
“看这张,”老师指着篮子中的花生玉米,“这张图一看这个篮子以及里面的事物这一块吸引了我们的视线,这一块就是视觉中心,而原图是篮子中下及这一堆花生是视觉中心,李同学在明暗关系上做了调整,使视觉中心发生了转移,这就是作者作品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创造,倾注了作者自己的感情。”
我这时才发现,花生不是在篮子里,而是在篮子一侧。这张密密的线条太多,看着就心乱,我舍弃了没画,也没看仔细。
老师一一点评过来,很有意思。总之,不同的人画同一片风景,画出了不同的风格,就像不同的人,看同一个地方,看见不同的风景。
我交的是花园一角同一风景的不同色彩,蓝色钢笔,铅笔,棕色,淡彩。
老师说,铅笔的、棕色的这两张要比蓝色钢笔的好,好在笔法松弛。
的确,蓝色钢笔有一半是在课堂上画的,第一次画,铅笔打底略微仔细一点,反而有所约束。
“钢笔淡彩,由淡到浓,要注意虚实……”老师说,“你下节课把工具带来,我画给你看,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看着我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