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成人后,父母还能为孩子做什么?
安排工作、安排对象还是指导生孩子?
中国式的亲子关系,融入了太多互相牵扯的羁绊。一代又一代,都是以子女为中心,幼时照顾教育,长大了操心工作对象生育。子女做什么也都要为父母考虑,工作、恋爱、结婚、生子,都被强行绑进了孝道里。
年轻人好像迟迟无法独立,无法放手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人,过自己理想的生活,总是瞻前顾后。但事实上归根结底,是父母无法独立——他们太依赖家庭关系了。他们把一生都给了子女,同时也期望子女余生都陪着自己,听自己的话,做一个好孩子。
父母的姿态,威严而不可触碰,一旦你发出不同的声音,就是顶嘴,就是造反。无力反抗,只能忍气吞声。无数的人,在父母面前选择了屈服,牺牲了自己渴望的理想生活。
子女成年后,曾经的依赖关系就互相置换了,变成了父母对子女的依赖。而且这种依赖,因为有了辈分的差距,变成了指示与胁迫。
“家里给你安排回来做公务员,这么好的工作上哪找!赶紧回来!”
“下次不带对象回家不准进这个家门!”
“都多大年纪了还不生孩子!今年之内必须怀上!”
“哎,你这个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了,翅膀长硬了就不管我们这些老人了。我们辛辛苦苦把你养大,现在我们老了你就想自己飞了不管我们了是不是?”
在这种半威胁半命令的喊话中,很多年轻人被迫接受不喜欢的工作,在不期望的年龄,与不喜欢的人恋爱,凑合着结婚过日子,莫名其妙地生孩子。一切只为了做给父母看,得过且过,虽然相安无事,但也感受不到多少激情和幸福。
我的一个朋友被逼着相了亲,很快又被逼着领了证,婚礼结束后,她跟我说,收份子的时候总有一种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感觉。随后的婚姻生活,两个人也互相不闻不问,根本谈不上什么感情可言。
“那你还着急结婚。”
“这婚又不是我想结。我爸妈非得逼我结,只能找个人凑合着过了。”
我觉得真可怕。为了让爸妈高兴,在人生大事上做出巨大牺牲,还很有可能把自己的后半辈子全搭进去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没说男大当逼婚,也没说女大当迫嫁。
但父母呢?他们觉得帮你解决了你的人生大事,自己心里的大石头也落了地,沾沾自喜,不会觉得自己这么做有什么不妥。因为他们的上一代,他们身边的人,都是这么做的,甚至他们自己的人生,也是这样被安排的。于是,不顾子女的意愿,强行干涉他们的生活,也成了他们认为合情合理的事。
无数独立自主的年轻人,依旧在做旧时代孝道的牺牲品,为了父母而工作,为了父母而结婚,为了父母生孩子。
在父母的眼中,你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因为他们自己就没有长大。他们觉得你做事不顺他们的心意,就叫不会处事,要亲自教你,要为你安排,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才是对的。这种事事插足的行为,并不是因为爱,只是因为自私。为了让子女离自己近一些,为了早点看到子女结婚生子,想方设法地安排子女的生活,“我们都是为你好”只是以爱为名的绑架罢了。
这种爱,太强势,变成了一种压力。
过分依赖子女,期望和子女一起生活,却发现子女长大后很难再跟他们处好关系,又担心自己会老无依,于是更要强行将子女绑缚在身边。他们一直没有学会把“以子女为中心”转变成“以自己的生活为中心”,子女的大小事都要自己亲自操持,让子女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子女呢,出于孝道,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执行父母的意愿,事事要为父母考虑。在这种强行互相牵扯的关爱下,谁也难以自在地生活。
很多人都希望父母能够照顾好自己,以自己为中心生活,不用什么事都围着子女转。也有很多年轻人,明明已经有了独立的人格,却被逼着过愚孝的生活。
国外的老人,跟子女一直都有着和谐融洽的关系。他们能独立地照顾自己的生活,找到很多自己感兴趣的事做,不用围着子女的生活团团转,而且自己也过得很快乐。同时,子女没有太多的束缚,能够放心大胆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中国的父母,太需要独立了。他们应该试着去接受子女已经长大成人,可以独当一面的实事,尊重孩子的选择,适当地退出子女的生活,以照顾好自己的生活为核心。这非但不会耽误子女尽孝,反而更有利于他们过上自己的理想生活,让双方都能和谐相处。
工作,应该是因为兴趣和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因为父母的安排;恋爱结婚,应该是因为爱情,而不是因为孝道的枷锁。而且这些,应该都是由子女自行决定的,过自己期望的生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是每一个成年人的权利和义务。
以过好自己的生活为中心,不仅不自私,而是一种放手的大爱。如果人人都以专注自己的生活为中心,大家都能过得很开心。
独立的父母,是优秀的父母。
父母不再对孩子的生活指手画脚,让他们能够主宰自己,是对成年子女的最大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