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争气(醉美古都)
再写羊肉泡馍,心里有些莫名的感伤。
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几天,我要带着小女去吃羊肉泡馍,
她说了一句:我不喜欢吃羊肉泡馍。
你以前不是很爱吃吗?我问道。
那都是我骗你的。听到这里我尽无言以对。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款美食讨好不了所有的人,羊肉泡馍更是这样。
我是一个地道的陕西人,我极度热爱羊肉泡馍,有空闲的时候,我喜欢早上十点半就来到常去的泡馍馆,一只碗、两个馍,静静的掰,两个馍掰上一个小时、它能碎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如今已经很少有人能有这样了耐心,除了地道的老陕和忠实的食客。
常吃泡馍的人都知道,麦粒大小的馍、黄豆大小的馍和花生米大小的馍煮出来味道相差千里。对美食不太挑剔的人感觉不到,也许正是因为我的挑剔,所以才在唇齿间咂摸它的味道、回味它的余香。
图片发自简书App
整个陕西的饭馆,也许只有泡馍馆里从老板到跑堂都操着正宗的陕西话,铿锵有力、不拖泥带水。
“伙计、吃啥,里面坐。”
"泡馍一碗、羊肉的、汤宽“。
这样的对话每天在不同的泡馍馆重复着一遍又一遍、一年又一年。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快节奏,泡馍馆里也少了悠闲,匆匆而食、食完即走,而且煮的都是机器切的馍,入不了味、回不了香、还难以消化,所以,吃泡馍不再是年轻人的日常。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外地朋友来了更是无法下手,一只碗里两个馍,自个掰自个,没有经过培训真不行。
心急的他们干脆来个随心所欲、自由发挥,把羊肉泡馍楞吃成了陕西的另一种美食“水盆羊肉”。
急的老陕们直跺脚。真想冲上前去指着鼻子骂:“羞先人哩,把泡馍吃成这样!”
图片发自简书App
羊肉泡馍里的风月,只有老食客懂得,羊肉泡馍里的日子,只有岁月知道。
而我,只是一个坐在泡馍馆里看生活的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