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外萄源附近游玩景点有:8KM银狐洞,20KM石花洞,30KM潭柘寺,临近中午遂驱车前往,一起来探银狐洞。
银狐洞是石花洞的一部分。给我这未去过石花洞的人先普及。
北京石花洞为国家AAAA级地质国家公园。明代高僧圆广法师于正统十一年(1446年)云游时发现,因洞体深奥神秘命名"潜真洞"。后在洞外的石崖上雕刻了"地藏十王"像和洞名,在洞内雕刻了"地藏王菩萨"大理石佛像,故石花洞又名"十佛洞"(石佛洞)。因洞内生有绚丽多姿奇妙异常的各种各样石花又叫石花洞。2005年9月18日,获得"中国最佳溶洞奇观"称号。它与桂林芦笛岩、福建玉华洞、杭州瑶琳洞并称我国四大名洞。北京石花洞其中最著名的景为上方山云水洞(擎天柱、云梯)。
银狐洞是国家AA级风景区,1991年7月15日采煤时发现。中国华北地区唯一开放的水旱洞为一体的自然风景溶洞,被称为"华北的地下迷宫古"。其中最大景点“猫头银狐”:晶体长2米,通身布满毛绒状银刺,晶莹洁白,顶部形成一条粗大的银狐尾巴,形象极为逼真,"银狐洞"由此得名。“猫头银狐”号称“中华国宝”,银狐洞因此被誉为"世界第一岩溶奇观"。
岩洞常年恒温13度,夏天入洞,全程走在阴冷幽静的地下迷宫,颇感凉意,一定要注意保暖,洞口也有10元外套租借。
溶洞形成:大约在四亿年前,北京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沉积了大量的碳酸盐类物质。由于地壳运动,几经沧桑变迁,海底上升陆地。大约在七千万年前,华北发生了造山运动,北京西山就此形成。而后碳酸盐逐渐被溶蚀成许多岩溶洞穴,发育在地质年代的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灰岩中,随着地壳运动的多次抬升与相对稳定之过程,使之发育为多层多支溶洞。
银狐洞多层多支,主洞、支洞横洞、竖洞、水洞、旱洞纵横交错,蜿蜒曲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地下迷宫。洞内已开出3KM游览线路,沿途有看不尽的石漫、石盾、石蘑、石旗、石笋、鹅管及各种形态的钟乳石; 还有罕见的石菊花、晶花、石珍珠、石葡萄等悬垂状钟乳石和晶莹剔透的方解石,景观奇特,世所罕见。
深入其中,三个娃娃打前阵,不禁感叹自然之鬼斧神工,把石头自然雕琢的如此巧夺天工,活灵活现。于是房山的石头,回来路上爸爸还给我们普及了它们的名气。故宫修建的石头有些就是来自房山,比如故宫的汉白玉产自北京房山大石窝(故宫的五色虎皮石产自河北蓟县盘山,故宫的花岗石来自河北曲阳县,故宫御花园等装饰的太湖石是产自太湖,城砖产自山东临清,大殿里的"金砖"则为苏州烧制)。还有颐和园有名的“败家石”也是来自房山。
先游华北地下河,再上观盛况银狐景。
地下河水流清幽,矿物丰富,乘坐其中全靠手拉牵引线。河道多潭多岔,迂回弯转,忽宽忽窄,乍高乍低,宽处空旷如厅,高处高不见顶,窄时一舟刚过,低时需弯腰90度才不致碰到岩石上,神秘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