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是每一个无处可去的人最后的去处,然而这个去处根本不是去处,走向罗生门,只能走向生命和人性的尽头,走向无路可退的绝望。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著名的作家,地位相当高。
罗生门全篇不过三千余字,读过之后我却完全陷了进去,不得不说,芥川龙之介的氛围渲染的很好,画面感也仿佛身临其境,好似七八十年代的港片,年代感十足镜头的推拉感使人身临其境,远景,中景,近景,且写作功力极强,全篇没有出现任何名字,仅有的两个活人便是“老婆子”与“家将”,却将其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且文章前后呼应,开头写了一句“只在朱漆斑驳的大圆柱上,蹲着一直蟋蟀”,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又写了一句“蹲在朱漆圆柱上的蟋蟀已经不见了”,文章联系十分紧凑。而且心理描写所占比重非常多,三言两语便刻画了人物的内心,读者的感情也随着文章的推进而变化。
善恶就在一瞬间,这个永恒的人性主题被芥川龙之介诠释的淋漓尽致,甚至让读者忘记了这是一篇三千余字的短篇小说,却道出了千百年人类社会中共有的哲理,恶人总有恶人的理由,可荒唐的是,这个理由看起来却又是如此的合情合理。
文章余韵悠长,比如,“外面是一片沉沉的黑夜,谁也不知这家将到哪里去了…”
为了生存去到门外的世界等同于作恶,而如果要坚守自身的善,则只能像门内的人一样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