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的家访,有人问家访去跟家长说些什么呢?还真不知道,因为我觉得我们班的孩子都蛮乖的。所以我想先去认认路,毕竟是刚接的班级。
家访真的是去认路吗?还真有,除了这个我更想的是通过家访进一步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家访我们访家长还是访孩子呢?家长是跟家长建立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家访我觉得重点访得是家长。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态度,其次是了解孩子们在家的情况。
这次的家访使我感触最多的的大部分孩子是爷爷奶奶带的,其中小部分是爸爸妈妈带。我的第一站家访是澄头,一个孩子家,奶奶在,很热情,奶奶说平时都是她陪着孩子,不过妈妈晚上会回家,比较关系孩子的学习,孩子不太爱看书,在家的阅读时间没具体定下计划,也没有每天看书。第二个孩子,这个孩子也是奶奶带着,很听奶奶的话,成绩一直不错,不过这次考试考砸了很伤心,去到她家家访使一直哭,不过奶奶不在,所以没访到,到了晚上的时候,虽然没访到,但奶奶还是知道了孩子的成绩,被训了一顿,其实我是想去告诉她奶奶一次的失误没关系的,孩子很乖,别骂孩子的,结果是一直没等到奶奶。到了第三个孩子的家,碰到的也是奶奶,这个奶奶家的问题我有点哭笑不得,我问:“您是孩子的奶奶吗?我是孩子的班主任?”“是的,那你来干什么?”奶奶问。我答:“家访。”接着进了家门,问:“孩子妈妈在吗?”“在,在睡觉,”奶奶答。于是又叫了孩子妈妈几下......竟然没反应。有点尴尬,等了一小会儿,跟奶奶聊了几句,只好走了。第三个孩子快十点了,这个孩子家按了门铃,一家子都还在睡觉,呃......我来太早了吗?不过家长还不错,很快就跟家长聊上了,家长还是比较关心孩子的状况的。到第四位家长的时候,我乐了。拨打了电话,家长接了电话,问:“家长再家吗?”“在的,”家长答。于是我说要来家访。电话被挂了,打过去,没人接听。怎么回事?后来家长电话打过来说中午临时有事了。第四个孩子,他们家有个庭院,我在门口敲了很久没人回应,还好好心人过来帮忙,才进去,因为门口没门铃,也是奶奶带的一个孩子,很乖巧。第五个孩子是一个父亲带着三的孩子,妈妈不在家,父亲上夜班,没办法很好的管住孩子。
第二天在云屿那一片,访到五个孩子,有两个孩子没访到,一个去了温州,一个家长住院了。还去了桐浦片区孩子的家访。
通过这个的家访,使我进一步的了解孩子们在校时发生的一些状况,以及在家的情况,和熟悉家长。以便下个学期更好的与孩子们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