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日常写作过程训练
但写作者看到,他会很好奇,仿佛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现了许多秘密。他会不停地追问,罗列-大堆问题,比如:这个孩子的家庭是什么样子的?他嘴角的疤痕是怎么来的?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件么事情?这时候,他或许会带着疑问去详细且小心翼翼地询问这个孩子,或许直接去猜想他的家庭是怎样的,猜想一些情节是如何发生的,猜想一些细微但重要的过程。
写作,不是仅仅写现象、止于现象,而是能透过现象写本质。这种能力的习得,就要靠日常的感悟和体味。读萧红的小说,我们会发现,萧红把痛感描述得淋漓尽致。萧红的一生是不幸的,但萧红并未描写不幸的模样,她用自己的感悟和体味,将这些不幸放大为女性的不幸,乃至整个社会的不幸,用血与泪将其书写出来。于是,她的个人日常便有了思想的深度。
当写作活动发生后,在写作正在进行的阶段,写作者要能学会突破障碍,持续写作;也要能发散思维,掌握一些写作
刚开始写作的人,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写作障碍。有的写作障碍是不知道如何开始,有的写作障碍是写到中间无法继续。无论何种写作障碍,都源于自我期许过高,这个时候,不妨告诉自己:先写吧,无论写得好还是写不好,最重要的是写本身,写作如同说话,试想自己是在和一个知心朋发聊天,这样的话,你就可以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地写了。有任何想倾诉的,都可以先写下来。写作者遇到写作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确实不知道该如何写下去,或对叙事结构产生了怀疑、人物未来走向不清晰,这些问题常会让写作者焦躁。这个时候,写作者不妨看看书,看看风景,做做其他事情,让自己静下心来,争取做到心外无物,然后试着将自己放在作品的情境当中,慢慢地沉浸其中,这时,你或许就找到了写作的动力,你会恍然大悟,你会看到一个别有洞天的世界。此外,写作过程中,写作者要发散思维,多角度考虑问题。也就是说,写作者在写的时候,要善于借用曼陀罗思考法,从原点不断向外分散,让最初的念头变得枝繁叶茂。这样,最初的一个想法、一点灵感,就变成了密实的网络,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
所谓曼陀罗思考法,就是写作者要能多角度思考问题。写作时可从以下几方面思考。其一,故事要讲的是什么,牵扯的价值观是怎样的,故事处在什么样的时空中;其二,故事发生的动机和原因是什么,其表面之下最深层次的东西又是什么;其三,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什么样的,故事有怎样的社会关系和人物关系;其四,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段,也就是故事延续时间的长短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漫漫人生。若能寻得这些问题的答案,写作时遇到的很多难题便能迎刃而解。
作品完成之后,一定要记得再修改,再加工。好的作品都是修改出来的,这句话绝不夸张。写作之后的修改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