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声生不息》,叶倩文说自己一直带着母亲生前戴的戒指,我不由想起了外公,并哭出来。
我从小和外公长大,在母亲没有出现的日子里,我觉得我和外公是最亲的人。假如有什么不需要怀疑,就便是外公对我的感情。后来,妈妈给外公打了一个戒指,外公经常对我说,以后我的东西都给你。我听了之后心里便暖暖的,其实我并不是要这些东西,而是这份在乎。
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即使是外公家,即使外公、舅舅都待你如亲生,但在整个村里,大家都视你如外人。后来又发生了很多事情,我便慢慢了解,自己的出生并不受期待,自己的存在也不受欢迎,但好在,还有外公。
直到某天,外公生病在床。外公怕自己有事,就把这个戒指和其他一些东西交给我,让我保管。我妈妈知道后,马上就让我交出来,说我这么做,就是要让家里吵架,外公的东西怎么可能给你,他的东西都是给他孙子的。他交给你你就真的收了,你到底知不知自己什么身份,你有资格拿这些东西?!
她拿走后,重新还给外公。许是觉得自己说得太过份,后来又找我谈话,说:难道你外公真的爱你超过自己的孙子吗?你怎么能这么蠢呢?不会有人爱外孙超自己的孙子的。你只有跟着我,听我的,除了我之外,不会有人真的爱你。我是你妈妈,不会害你。
我从小就不聪明,所以行为总被直觉支配,从来都学不会理性分析。这段话像是在我脑海中生了根,我不再觉得自己重要,感觉任何人都不会爱自己,我总会自动给遇到每个人评分,心想自己会排到第几位呢?所以,我从来不对任何人、任何事情抱希望,觉得他们放弃自己是对的,反而,假如好事排到了我,才很奇怪。
后来外公过世,我难过的同时又松了一口气,世界上唯一一个我认为他爱我的人了,我不会再去猜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人爱我,我可以安心处在被抛弃的位置。
我也并没有因为母亲的话,而觉得她真的爱我。其实她在质疑外公对我的爱的时候,她就在同步否定她对我的爱。不,应该说,我从来没有相信过她对我有爱——事实上,我从来没有在现实具体事情上(除了她的言语),直觉地体会过她对我有爱。所以她否认外公对我的爱的时候,我就已经不再相信她的任何话,但是,她的话,令我怀疑到整个世界。
她用她自己的话,造就了一堵墙,将我与世界之间的情感切断了。
前段时间,导师跟我说,你也要想想个人问题啦。我就很轻松地跟他说:老师啊,我不婚不育的啦。
导师过了好久,说,不婚不育也行,那就好好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也不会孤独。
我突然就哭了。其实并不值得哭。但是这种暖心的瞬间,我已经很久没有了。我在与别人相处时,我往往不知道何时该用何种情绪,何时该说何种话语。所以不是过度就是不及,时常不是令人就是令自己尴尬,所以能好好相处的人很少。我这个回答也是一个令人极其尴尬的话,但是导师还愿意去化解。
——————
其实世界上很多人,通过贬低他人,来证明自己唯一对你好的人。这种人往往有极强的掌控欲。我们不应该掉入这种情感陷阱里。但对我这种情绪易被控制、又没什么自信的人,往往躲不掉。但是,可以远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