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顾一下家中发生的事啊,首先临近年底放假,我们单位每年固定放假时间是腊月二十八下午,所以每年临近年末的这十多天可谓是最忙碌的时候,一方面需要卫生的清理,一方面还需要人情的打点。先说卫生,每年年底的大扫除都是耗费在晚上下班之后,今年也是一贯如此,各种擦擦各种刷刷各种洗洗,虽然偶尔也会抱怨几句,但是最后还是需要辞旧迎新,记得一天晚上和闺女打扫书房,闺女抱怨,妈妈,你把书拿下去,擦干净桌子再放回来和原来有什么区别?我说,起码干净了,心里面干净了,我们把灰尘擦掉了。她似乎不太理解每年我有点强迫的里里外外换新的表现,但是我想说的过年就好比归零,一切从新开始……关于人情打点,家庭的开销每年这个时候也比较紧张,今年还好由双方父母帮衬着,似乎虽然自己已经结婚生子,好似一直在啃老,每年的人情 事故都是父母帮衬着,考虑我们上班一族挣钱少,抚育两个孩子开销大,说白了挣的少是一方面,不懂的节流也是比较残酷的现实,从小没有吃太多的苦,学习一直中庸,所以高薪的工作不能承受,只能挣个辛苦钱,也不懂得什么理财,是因为没有太多的才可以理,加上不懂节流,每年都是过的比较拮据,通过看书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感觉新的一年还需要克制自己的购物欲望,尽量一切从简……
昨天晚上亲子群里开始共读《看见孩子》这本书,说实话昨晚上锅里煮着牛肉,所以没有太静下心来好好读,看了没几页心里面惦记着营生就结束阅读了,看吧,一边要求孩子一边自己做不到,真是不应该呢。前段时间自己想新一年练练毛笔字也一直没有得空,真是拖延症加失信症了。改吧,改变吧,卫生已经告一段段落了,下面开始决定每天运动,阅读,练字,心里有想法,还是要去落地才能实现想法呢……因为没有细读完,所以针对这本书没有太多的认识,但是今早上搜了一下这本书的一些详细解说,感觉对自己的阅读可以起一个好的帮助,我想着也用这种方式开始新一轮的共读之书。
《看见孩子》作者是贝姬·肯尼迪是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理解、倾听、帮助孩子的方法,特别强调了“看见孩子”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我们要真正理解孩子的需求、情绪和感受,才能帮助他们成长为自信、独立和友爱的人。她呼吁家长要学会把孩子的外面行为与内心感爱区分开来,看见藏在问题行为背后的,是一个需求未被满足、迫切需要理解的孩子。这本书的大纲分为准则和实战两大章节,逻辑超级清晰,读起来超级顺畅!1.善意养育2.真相不唯一,我看这些写者都是针对这两观点发表的意见做到,我想着也也许就是书中鹅关键点,还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阅读,这一轮我想着做一下读书笔记,用一支好的钢笔书写着自己的阅读心得……加油吧!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没有看见自己,又怎么会看见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不接纳自己的情绪,又怎么会接纳孩子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