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很忙碌。
阅读节要布展,学科要期中测试,得安排,得协调。其实布展是一个集团一个地方,集团再分工下来,我们和梅堰负责一个“好书推荐”,作品都收集了,需要展板。学校里有,但是太大,自己没法拿,还得叫车去。梅实小的说要重新买,好带一点。我想来想去,幼儿园应该有,借借看吧。老脸豁出去了,以前教过她家孩子,就厚脸皮去借。第二天果然有了,欣喜,赶紧拿去小学部,给两个年轻组长,关照一下。
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开始学科考试,又是一通忙碌。
其实这些事务性忙碌都不算什么,关键是现在教书实在难弄,学生难弄,部分家长思想也不对。
之前查到一个女孩在自己的本子上画画,却不料看到了她咒骂老师,写成了“尸”,还在旁边画了一图案,后来她妈说是中指。一个女孩,竖中指,你看看,这是多么憎恶老师了。请家长来,妈妈来了。谁知,当班主任把所有情况告知之后,家长一直在强调,她家孩子不能经常批评,不能让她当着全班的面站着的。我们无语,说犯了错都要被批评的,有的时候免不了会站着,班干部也都一样啊。给她看她家孩子咒骂老师的图片,她辩解说孩子肯定不是故意的,她不知道这么严重,她只是画着玩的。好吧,六年级的孩子,这样叫画着玩?
班主任没法了,更严重的告知她,并给她看:你家孩子居然写了这种黄色的东西。谁知,奇葩家长关注的点:“这张纸上写到的那个男孩子我知道,听我女儿提起的,说是他很花心的。”哈哈哈,这是重点吗?班主任硬要把话题拉回来,家长又说她孩子是被另一个女孩影响了。班主任火了,直截了当:“为什么那女孩要来找你家女儿?说明她也很感兴趣,她愿意跟她聊这些话题呀!你家孩子也有问题呀!”好吧,自始至终,家长回避问题,自始至终,当看到女儿写这种可以说是不堪入目的东西时,这个家长居然轻描淡写,好像这写的人不是她孩子。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我们得出结论了:宠孩子宠得没有边界了,说孩子一句都怕孩子心理承受不了,使得孩子养成了“玻璃心”。孩子都是极其精明的,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试探中,一次又一次地挑战家长的底线。结果就是,孩子没有底线,不知好坏,不知犯错的严重性。
春天了,这些六年级的孩子不对劲的越来越多,隔壁班一个男孩子“骚包”,还没升温,短袖穿起,稍微热一点,穿短裤了,还每个下课都要出来,在显眼的地方各种溜达。成绩差,作业全靠偷看、抄。我们笑着说,要命了,天天跟孔雀开屏一样。
唉,现在的孩子啊!现在的家长啊!怪不得国家现在要把“家庭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