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血拼记
文/李博然
“呼——”我长长地出了口气,看看手中的大袋小袋,再看看表姐意犹未尽的神情,不禁感慨道,“好一个购物狂!可怜了我的这双大脚!”估计你们还不知道,表姐刚才在超市那副不要命的“厮杀”的样子,实在不像一个娇柔的女子,简直是个女汉子。
今天一大早,我奉老妈之命陪表姐逛街,参观了小区里面的新景观,半路遇到一家超市开业,大幅的宣传海报让表姐的双眼刹那间放光。只见表姐似离弦的箭一般飞进了超市,等我回过神儿来,她已经推着购物车穿梭在人群之中了。于是,我便奋力跑过去,当起了她的贴身保镖。我一再告诉她,里面空气浑浊,得出去了。但她置若罔闻,一个劲地往购物车里塞东西。我一看,天呐——话梅、饼干、沙琪玛、玉米肠、奶茶、雪碧、香橙汁、牙膏、牙刷、沐浴露······真的是品种齐全,琳琅满目!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奋战”,一辆手推车竟然光荣“殉职”——车轮动不了了。
“新开的超市就是不齐全,比起我们杭州的超市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走出超市,她回头看向我,“等过了周末,咱们再来吧。”看着表姐笃定的神情,我的心终于放下了,因为那时我已经开学了!哈哈哈哈······
微点评:超市购物是我们生活常有的场景,小作者却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场面去品味生活、刻画人物。习作中,小作者通过正面描写、对比手法,使表姐“购物狂”的形象跃然纸上。
不甘于平凡的人生
——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文/88班 韦勤
生活平平淡淡,却永远保持一颗不平凡的心,为生活而奋斗……
生命,我们都是苍茫大海中的一粟,平凡不过。《平凡的世界》,既然平凡,为什么值得一写,这样一个问题总是会萦绕在心头。读过此书,当我们细细品味,原来这也是一个不平凡的世界。
书的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都是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为生活而奔波的人,震撼人心的不是他们干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而是他们默默地战胜生活中一个又一个苦难,以坚强的精神感动了千万读者的心。
孙少安作为家里的大哥,刚刚小学毕业,就回到家里帮助大人干活,他作为村里生产队一队的队长,领导大家下地劳动,但他自始至终有一颗不平凡的心,他曾设想实行生产责任制,改变贫困农村中人们“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虽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一想法暂时被否定,但我们足以感受到他的一颗不甘于现状,不平凡的心。
事业上,孙少安的经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敢于冲破当时农村人们的狭隘的眼界,成功建立起自己的烧砖窑。白手起家,一开始还算顺风顺水,不仅买了机器,还把烧砖窑变成了烧砖场。但是,上天好像要考验他一样,一场暴风雨来临了,一个不精通烧砖技术的师傅让孙少安一夜之间负债累累。这给他心灵上的打击更大,面对这样大的挫折,许多人深陷其中走不出困境,孙少安一开始也想放弃,但最终他决定战胜挫折。贷了款,重新开始,不久便东山再起,不仅还了债,而且利益不断进入他的腰包,真正成为村里的冒尖户。突破生活的重重磨难,孙少安最终获得了成功。
孙少平更是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书一开头,便写了孙少平在学校里吃黑面馒头的事。生活条件很差,但他从不叫苦,这给处在学生时代的我们莫大的激励。上完高中,孙少平回到了双水村,但他不甘于这样平凡的生活,他毅然走出农村,去城市里闯荡。一开始的揽工生活很苦,太重的石头给他的背留下了多条不可磨灭的伤痕,但他不甘再回到农村,后来一个特殊的机会,他去了铜城大牙湾煤矿工作。让我们感动的是,孙少平甚至在艰苦的工作中还坚持读书,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反思自己,我们更应该挤出时间来坚持读书。
孙少平也经历了爱情的双重磨难。高中时代,他遇见了郝红梅,两人因为读书而关系很好,但同学们一次的玩笑话,使他们的感情从此分化。他在这痛苦中走出来,晓霞的到来磨平了他心中的伤痕,但最终晓霞因救人而被洪水夺去了生命,这再一次让他痛苦不堪。隔着书本,我似乎都感受到他内心的悲伤,但他坚强的意志战胜了爱情的磨难,他最终战胜了生命。
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最终战胜生活上的重重磨难,坚强不屈,获得了心灵上的高贵。
平凡是人生的曲调,挫折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经历。但我们战胜生命,打败挫折,收获的会是不平凡的世界。
微点评: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你抓住了本小说的主要人物进行了分析和品悟,很好地突出了小说主题。孙少安和孙少平就是千千万万个不甘于平凡的平凡人物的缩影,他们的奋斗历程就是无数这样小人物奋斗精神的代表。结尾两段深化主旨,升华了主题,写的很好!
“潘多拉魔盒”
文/申杰
潘多拉,希腊神话中火神赫淮斯托斯用粘土做成的地上的第一个女人。潘多拉出于好奇打开一个魔盒,释放出人世间的所有邪恶——贪婪、虚无、诽谤、嫉妒、痛苦,当她再盖上盒子时,只剩下希望在里面。
在我身边,也有这么一个“潘多拉魔盒”——妈妈的饭盒。
上了初三,晚上要上自习,直到很晚才能回家,老妈怕我不抗饿,便用一个小饭盒每天下午准时准点给我送饭。
原本我以为妈妈可能只会给我送一些馒头之类的易带的主食,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妈妈的饭盒就如潘多拉的魔盒一般,每次打开都让我大吃一惊:圆润、光滑粗细均匀的面条,口感香糯柔软、颗粒均匀饱满、色泽晶莹透亮的大米,晶莹剔透、圆圆的煎饼,小巧可爱、香气四溢的馄炖,惟妙惟肖、大小均匀的猫耳朵……各种美食在一个小饭盒里异彩纷呈,让我目不暇接。
还记得一次体育课,正好是下午最后一节,好不容易挨到放学,我几乎累得半死,肚子唱起了“空城计”,我扶着墙壁走到食堂,心里一直惦记着妈妈的饭盒,想着小饭盒里那花样的食物。
到了餐厅门口,我像往常一样朝妈妈给我送饭的地方一瞥,果不其然一个瘦小的身影站在那里,手里提着一个纸袋,饭菜的香气似乎扑鼻而来,那是妈妈!
我一下子充满了力量,朝妈妈站着的那个地方跑过去,拿到饭盒,坐下来大快朵颐,而妈妈什么也没说,只是在一旁微笑地看着我,恍惚之间我好像看到了妈妈那双沟壑纵横的双手。
我不清楚妈妈为我做那一顿饭究竟要花多长时间,也想不到妈妈是怎样每天准时到学校的,但我可以肯定的是一个普通的小饭盒里,包含着妈妈对我数不清的爱!
或许小朋友认为幸福是拥有很多玩具,成年人认为幸福是拥有数不尽的财富,但是我认为幸福只需要一个小饭盒就足矣。
潘多拉打开魔盒,释放了罪恶,而妈妈的饭盒释放的是浓浓的香味和深深的爱。每天每当我拿到妈妈的饭盒,吃到妈妈做的饭菜时,被爱的幸福,刹那间弥漫心田……
微点评:感恩是现在的孩子所缺失的,申杰同学感恩的心难能可贵。潘拉多似的饭盒沉甸甸的、甜蜜蜜的、令所有人想起来了妈妈味的饭菜。语言表达上,抒情性的句子要再斟酌。
月 考
文/姬涵芸
白日初升,几缕璀璨的晨光冲破了沉沉的黑暗,一切事物都镀上了一层华贵的金光。但是一场可怕的风暴却在酝酿,即将来临——月考。
我从并不沉的睡梦中惊醒,心中焦虑、烦躁等情绪通通混作一团,在脑海中不断发酵着。这一个月来,我的学习状态十分不好,甚至可是称得上是差劲了。本来我的成绩就十分不理想,这么一来再滑个二三十名,岂不是要完蛋?
但也没有办法。毕竟月考不会因为我的个人原因而推迟或者取消。我只能怀这惴惴不安的一颗心收拾好书包,骑着我命运多舛的自行车踏上了这条不归路。
第一考考语文。这是我的“拿手好菜”,对上它,我并不觉得害怕。拿起我的“长枪”,持起我的“盾牌”,我在阅读题构成的起伏沟壑中艰难行走。对方把狙击枪口对准了我,我艰险避开。虽然有不幸中弹的时候,但是好在没有发现什么致命伤。
好不容易逼退第一波攻击,还没等我休整够,历史就已经把我伤的体无完肤。我凭着坚强意志硬撑到了最后,毫不示弱,堪称“感动中国”。
我正在前线英勇杀敌,谁料他后方出了内鬼。腹中一阵翻江倒海,憋的我直接不省人事。“嗨呀!这可完了!”我欲哭无泪地想,“政治和历史是连起来考呢,我还得再憋上个一个多小时,到时候还不得尿裤子?”
政治的选择题明明只是几个无名小卒,我却被这内鬼给搞的焦头烂额,根本无心应对。耳听着旁人都已经填开填空题,我还在第八题颤抖。啊!俺受够了!我终于忍无可忍去,向老师报告得到允许之后,飞快地上了个厕所,解决了内鬼,安心答题。可这内鬼已然使我乱了阵脚,士气大减,最后惨败收场。
月考派出了六员大将,我却无法向关云长那样威猛,后续被连连吊打。都说考场上合笔那一刻似收刀归鞘,在我这里成了盖上棺材盖,四角还被钉紧,让我绝无诈尸之可能。
呵,月考,这回算你狠!只待我修炼神功大成,境界提至元婴,再来一战!届时,你就乖乖受死吧!
微点评:月考刚刚结束,写月考的文章不少,可是像小作者写得这样幽默风趣、波澜起伏的不多。
文如其人,我们在文章中也能感受到一颗热爱生活的年轻的心。
我手写我心,作文应如此。
家乡的味道
37班 邢帅
学了《枣核》,被文中老华侨念念不忘家乡的情怀所感动。家,一个温馨的地方,而家乡,则又把家的温馨更加放大。
家乡的味道是什么?
对王维来说,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伤感;对杜甫来说,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盼望;对李白来说,是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念。
思乡,历来就被文人墨客所“书写”。而我,虽不是“饱腹经纶”、“学富五车”,更不能妙笔生花写下流芳百世的经典名篇,但关于家乡的味道,我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对于我来说,一碗热腾腾的面便是“家的味道”。一碗面,虽不如什么鲍鱼、海参那么金贵,也不如牛排、大虾那样鲜嫩诱人,但制作这一碗面时,父母的爱与用心,却是那山珍海味所不可及的。挑一筷子面入口,面条筋道软滑,喝一口面汤,那份滋润、浓香,岂是一个“鲜”字了得,再吃一口荷包蛋,溢出的蛋黄好似家人的爱那样温暖,夹几片青菜,颜色翠绿,那是家人想让我健康的殷切期望。而往往,在吃了这一碗热乎乎的面后,母亲总会满面笑容地递上一个大黄梨,每每此时,我总会“毫不客气”地接下,一口,两口,三口……汁在流,心也在笑。每当这时候,我总觉得我是这世间最幸福的人。
家乡的味道,是一句老乡带着浓浓乡音的问候;家乡的味道,是石磨转动发出的“吱吱呀呀”的笑声;家乡的味道,是我们在小溪中捕捉蝌蚪的欢乐……
家乡的味道,亦简单,亦难。简单的是它无处不在,难的是我们往往很难发现它。
家乡,若它是一棵树,那我们则是枝头那片片嫩绿的叶,它用发达的根系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丰富的养分,而我们,当学成归来,也自会用自己的聪明才干为它的繁荣、兴旺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春去秋来,落叶归根,家乡永远都是我们栖身的最好归宿。
家乡的味道,那就是家的味道。
微点评:将对家乡的感情物化为具体的食物,并结合自己独特的体验来细致深刻地进行描绘,传神、传情!
我与父亲忆往昔
文/谭乃萌
大概是二三年前吧。
印象最深的便是父亲,而我最能记住的,便是他那铁一般的拳头了。
都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那父爱便是最容忍的爱了。他的爱一直隐藏而从不被人发现。
记得那年,父亲才工作回来,我们的“战争”就开始了。遥控器你争我抢,电脑座上留不得人啊!真正的一次“激战”:父亲拿着遥控器坐在床上悠闲地看着电视而玩着手机的我似乎刻意要去把遥控器抢过来。父亲没有说些什么,也没有什么举动,只是缓缓地走向电脑边,开了机。看到这些,我似乎又要刻意地去和父亲争抢,他开机不到十分钟,我便让他离开了那个座位。看他又走到电视机前,我便又把遥控器抢过来。他还是没有发声,躺到床上睡了起来,而我又把手机音乐声放到最大。这一下,他怒了,他说了我几句,而我显得十分地不在乎,他问我什么意思,我当时就把遥控器摔到地上,我就说“怎么了”?他要动手打我,我以为父亲是不打人的。但是这次他握紧拳头打了我……那段记忆让我久久挥之不去,那一拳更是不能忘怀。
父亲的拳头不仅是我对父亲傲慢无礼的教训,更让我懂得了许多:他那一次次的谦让和容忍并不是让我更加不懂事的用意,他的那种性格对我来说是最特别的,是最有意味的。而我知道父亲最喜欢的东西是军事方面的,于是偷偷地让妈妈买了一本关于军事的书籍,放在他桌子上。放学回来,父亲对我说“买一盒烟去,剩下的钱归你。”我笑着朝商店走去……
现今,父亲在外已有一年,电话中了解到他马上就要回来。我那迫切的心情藏在心里,而父亲的爱也藏在心里。希望您一路平安,我想你……
微点评:孩子更多地从父母那学习人与人交往的模式。父亲的沉默,孩子不知所措,少于陪伴的孩子只想着用各种举动引起父亲的关注,然而一场风暴就此引发。都是在爱着,可是谁也不将其表达出来,误解摩擦频发且有升级迹象。这篇短文很值得深思!
(以上配图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