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天。两天开运动会,两天上文化课。这是玩乐时间较多的一周。
这次运动会过程松散,反映出的问题令人深思。
一、孤军奋战的运动员、冷漠的观众。
观察了一天,晚上总结时我就爆发了怒火。
运动场上参赛的运动员汗流浃背忘我拼搏,班上同学坐在阴凉处吃吃喝喝打打闹闹漠不关心,似乎比赛同学和结果与自己无关!
什么叫班集体?什么叫归属感?集体出现问题时个人利益如何得到保障?
弯道维持纪律的柯老师也感慨:运动员比赛时没有老师和同学们加油呐喊的场景!
这里面深层次的学校教育生态原因问题,这里不探究。但从我做起,从七(6)班做起,同学们坐到跑道边加油,把帐篷下的学生赶到运动场边。第二天我做到了。影响效益,整个年级的竞争竞识显著提高了。
任何事情,如果在意,一定会收获不同的反应。
二、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虽然我指导王体委在比赛前实施小组负责制,但每一项比赛时,总有一些同学让大家找多时;
有两三个女同学最有趣,似乎班上同学无趣与其他班同学在一起才能充实快乐时光;
竟还有个别同学参赛扬言放水帮某班同学。看来对老祖宗不忠实的劣根性继承的比较好。只是运动是没有国别与班别的,但运动员是有国家与集体的!
抖音上我发了“我爱集体,集体爱我”的视频。我要表达的思想在画面上。爱集体者,我尊敬,凡是出卖或损害班集体利益者绝不尊重。不搭理这些无知小儿已是我的底线,若再有公然或暗地里损伤班集体荣誉者,别怪我翻老帐清算或发动全班之力批判!
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平衡与和谐,思想认识层次上很大部分源于家庭教育。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团体,没有人会欣赏一个吃里扒外的人,也没有人会轻易原谅一个数典忘祖的出卖集体利益者!
三、电影故事是个隐喻。
晚上我们观看了《南京1937》电影。
在战争机器疯狂转动时,不管是国家、团体,还是披着种种外衣的组织,伤害不可幸免。而社会单元细胞的家庭和个人,在战争坦克的碾压下不带喘息的化为粉末。
这场电影是场隐喻。当国和家,集体与个人不强大时,所谓的尊严、自由、平等与价值在强权面前,只有接受没有反抗。因为你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
电影结尾,航船带着孩子向曙光驶去,似乎灾难被抛弃在身后,而阴影与伤害也必将成为伴其一生的梦魇。
学习、工作、生活,每一次责任的担当就是个人的一场战争。是否能劫后余生别仅指望运气,认识自己责任,全力以赴去承担,也许达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状态。
晨光,会照亮每个前行的人;幸运,会眷顾每个努力的人。早安,今日份美好已送达,请查收:一抹暖阳,几缕花香,满格好运。周六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