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画家刘圈改的艺术之路
早已在刘圈改的作品中认识了她——一位从黄土地上走出来的女画家,只是一直未曾谋面。
今天我有幸与她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畅谈,顺着她成长的轨迹,读懂了一位画家的成才历程。
1.青涩梦想
刘圈改于1975年出生于泌阳县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点燃她人生的梦想的是农村老屋后墙上挂着的四个条幅,俗称四扇屏,内容一般以梅、兰、竹、菊等花鸟作品居多。小圈改一个人就搬着小板凳坐在屋里,经常出神地望着着四扇屏上的内容发呆,后来就有模有样地比着画了起来,当然,那是用铅笔画的。家人以为她是在闹着玩,谁会想到小圈改用这双稚嫩的小手改变了命运,不但描绘出了自己多彩的人生而且也丰富了无数人的精神家园。
有人说刘圈改天资聪颖,但是她更愿意接受那句话——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家乡的黄土地是贫瘠的,贫瘠到撑不起刘圈改老师求知的梦想。初中毕业后,她就无奈地离开了老家,带着深深的遗憾和不息的梦想走进了繁华的大都市——深圳
在我们的交流中,刘圈改的老母亲也在现场,她说:"那时间穷啊!哪有钱供孩子念书,如果多读几年书就好了。"我相信,作为母亲,她内心感觉到了对孩子的亏欠。但在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里,我读懂了刘老师的另一面人生——这是一位有孝心的女儿,面对着妈妈的歉意,她切开了一个柚子塞给了母亲。人们常说,人品在艺术之上,我想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
2.与梦同行
面对着命运的颠簸她坚持了与梦同行。刘圈改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生活最艰苦的时候她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第一份工作是在餐馆里上班,深圳的夜生活比较持久,餐馆晚上营业到一两点钟才关门,第二天开始营业大约九点钟左右,刘圈改就利用早上上班之前的这段时间报了培训班,上班之前先去学习两个小时,没伞的孩子就要学会拼命的奔跑。当老板了解到这是一位勤奋好学的女孩子后,不仅没有责怪,内心深处更增添了一份赞赏,并把她推荐给了自己的朋友著名书画家陈让老师,后来陈让老师又把她推荐到了从事艺术画廊的张之先老师那里。
当刘圈改说起遇到的每一个人的时候,眼睛里满是感激,仿佛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上天安排给自己的贵人,这样拥有感恩之心的人一定会成功的。
新的工作就是在张之先老师的艺术家画廊里上班,老板是名家张大千的侄孙。在这个浓厚的学习氛围里,每天接触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艺术家,在学习装裱的过程中她见识了更多优秀的名家书画作品。终于她游到了梦想的海洋里,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各位名家的作品,她疯狂的求知欲也打动了一大批艺术家,他们喜欢上了这个清秀的小姑娘,有时间就手把手地教她,给她讲解技巧。画室的老板同时也资助她去了深圳美院夜大班进行深造,就这样,她半工半读地成长着,就像一株渴望成长的弱苗遇到了阳光雨露的眷恋。
刘圈改拿着照片,给我讲解她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她还能清楚地叫出每个人的名字,虽然回到老家已有好几年了,但是感情并没有因距离而疏远,老师和师娘、师兄们都还在联系,她说,他们都是我生命中的贵人和引路人。
在一张张照片和一张张签名里,我看到了这位画家的成长,一步一个脚印走进了艺术的殿堂。
3.破茧成蝶
刘圈改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贫瘠的黄土地养育了自己,感恩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位良师益友,成就了自己,感恩自己为了梦想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收获成功是必然的。
一摞摞获奖证书整齐地摆放在古朴的书柜里,这是对一个人努力付出的见证。2015年《水墨葡萄》获得驻马店书画三等奖;2016年其作品获河南省省直机关纪念建党九十五周年、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书画摄影优秀奖;2017年其作品获驻马店女子书画二等奖;2018年国画《硕果》获河南省第二十三届美术新人新作品展览优秀奖......
天道酬勤,是她人生的信条。今天,刘圈改的画风日趋成熟,工笔花鸟 、写意山水……但是她最擅长的是画葡萄。一颗颗晶莹剔透的葡萄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国内一些有名气的画家提起她画的葡萄作品都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术业有专攻,在画葡萄这个领域她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从用墨、用纸,到每一粒葡萄的布局、大小和生长成熟的先后顺序等,她已经谙熟于心,甚至她能用墨表达出来葡萄刚采摘后的那种新鲜度,画出来的葡萄好像还带着夜露的浸润……这种境界,如果用文字去描述是达不到那种效果的,“胸有成竹”这个词用来形容她对葡萄的了解真的是恰如其分。
在交谈中她不断给我倒水,招呼我吃水果。我看着桌子上的果盘里有两串紫莹莹的葡萄,我问她,这是不是用于观察作画的,她说不是,是买来吃的,这样说或许她是怕我不肯吃的缘故吧!我终究没有动那串葡萄。
谈及画风,刘老师说,以前追求复杂,在一张纸上尽力地表达,现在愈来愈追求简洁,从线条到布局都在改变,回头看以往的作品发现了很多的不足。境界的不断提升与一个人的阅历和生活有关,不断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是一个艺术家成长的标志。
4.人性的光辉高于艺术生命
有一个词来形容刘圈改也很合适:工匠精神。在深圳一干就是数年,从稚嫩的青涩少女干到身为三个孩子的妈妈,虽然工资不高,但她舍不得离开这片成长的沃土,舍不得放弃对艺术的追求。面对着不高的工资和嗷嗷待哺的孩子们,她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坚持着这份工资不高但能学到知识的工作,后来她狠狠心把孩子们留守在家里,仍然坚持在那边上班。
直到有一天,家里人告诉她,孩子很想念她,成绩不断下滑,老人也年纪大了需要她在身边,她才忍痛离开了深圳,回到老家。我问她后悔不后悔离开那个自己坚守那么多年的平台,她说后悔,但是也只能离开。对孩子和老人缺失的爱到什么时候也弥补不了。我在心里对刘老师又多了一份敬佩,人性的光辉始终高于艺术生命。
关于过往。我问刘圈改:“有句话这样说‘你过去受的苦是现在照亮你路上的灯,’对于这句话您有何感想?她点头默认,微笑着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
关于现在。我问她对目前的状态感觉如何,她说,好好照顾孩子,照料老人,闲了画画,培养弟子,人生就是不断地在成长,简单、通透、快乐。在她平静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一位平凡而又真实的画家。
关于未来。我问刘圈改将来有什么发展规划,她说要去上学,学无止境,当年广州美院和四川美院都曾经邀请她免费入学。一边面对着伸过来的橄榄枝,一边是不宽裕的家庭状况,虽然不要学费,但是生活费和孩子们怎么办?最终做她了放弃的选择,孩子们大了以后,自己的梦想还是要去实现。
当个人梦想与家庭责任发生冲突的时候,她选择了担当责任,然而心中的梦想之火永远不息,她说这是自己毕生的爱好与追求。简单朴素的语言里充斥着人生的感悟与哲理,这是一位画家的风骨,这也是我们在她身上要学习的更重要的东西。
5.精神家园里的甜葡萄
刘圈改身上还有很多东西值得与大家一起分享。
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想实现心中的理想和目标,就要做好破茧成蝶,涅槃重生的准备。成功,是牺牲了安逸换来的,才华,是努力拼搏换来的。机会垂青有备之人,没有谁会随随便便成功,光鲜的背后都有超乎常人的付出,现在的风光,是过去所受的苦,除了勤奋,除了血汗,还有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时光。
愿刘圈改艺术之路长青,愿这株甜葡萄能结出更多丰硕的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