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当天文学家发现牧夫座空洞时整个科学界都对此表示震惊和疑惑。
牧夫座空洞是在宇宙中,距离地球大约7亿光年,直径大约2.5亿光年的一片空旷区域,因为从地球上看它处于牧夫座方向,所以给它取了这个名称。
为什么一个空洞会让科学家们震惊和疑惑呢?这就得从头说起了。
很早之前,人类科学家使用简陋的望远镜观看星空时,只能看到太阳系的几颗行星,以及整个横亘在夜空中、布满密密麻麻光点的银河。那时候,科学家们认为宇宙就只有银河系那么大,连爱因斯坦都认同宇宙只有大约10万到20多万光年的范围。而他们同时也认为,那些星星点点之间黑暗的地方包括银河之外都是空无一物。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观测设备的升级,科学家们逐渐发现,宇宙不仅比之前认为的大的多,而且那些所谓的黑暗区域,其实也充满了星系。
我们来看这样一张照片。在星空中看过去,有一片比月球看上去小很多的区域,除了寥寥几个亮点之外空无一物,但是当人类最先进的太空望远镜持续对这个区域观测后,发现这片地方其实充满星星点点,每个点放大之后都是一个个如银河系般的星系。
这就是我们的宇宙,任何一个区域,放大之后都能发现无数星系,这是如此浩瀚、纷繁的一个球型世界。
然而,突然出现的牧夫座空洞却让人头上充满疑问,它的直径足有2.5亿光年,而我们的银河系也不过18万光年,它足以装下1300多个银河系。更重要的是这个空洞不是扁平的,它的深处同样是漆黑一片,也就是说从地球往牧夫座空洞方向画一条射线一直到可观测宇宙的边缘,这样一个庞大的锥形空间里都是空旷的,就如同一根实木中间贯穿一个空洞。
这就过于不可思议了,是什么力量使充满星系的宇宙出现这样一个大空洞呢,一时间众说纷纭,总结起来有这么几种说法。
高等文明战争
这片广袤的区域,之前存在着一些高级文明,高级到什么程度我们无法想象,它们之间因为某些原因发生了战争,战争的规模我们也无法想象,最后的结果就是造成了这么一片,光是横截面都能装下1300多个银河系的空洞。而这些高级文明是不是一起被毁灭了,还是这种破坏对于它们来说只是小打小闹,我们都不得而知。
宇宙特殊通道
这个说法的灵感来自刘慈欣的一部科幻小说,小说中讲述了宇宙高级文明要开辟一条交通通道,而地球就在这条通道上,如果地球因此被毁灭,并不是因为外星文明想毁灭你,这种毁灭与你无关。就如同我们修高速公路,摧毁了很多爬虫的家园,但,那是我们有意为之吗?并不是,这种毁灭跟它们毫无关系,但它们就是这样被毁灭了。
而有人就认为这个牧夫座空洞也可能是高等文明开辟的一条供它们使用的通道。
戴森球
所谓戴森球是科学家弗里曼·戴森在1960年就提出的一种理论,他认为,如果文明发展程度越高,需要消耗的能量就越高,达到一定程度后,行星上的能量已经不够用了,那么它就会建造一种大型装置来充分吸收恒星的能量,这个装置是一圈圈围绕恒星的能量收集设备,它几乎把整个恒星包裹在里面,所以在太空中看不到这颗恒星的光芒,它所在的星系也将漆黑一片。按照这种理论,牧夫座空洞内的高等文明发展到了能够直接包裹住恒星来采集能源,而随着文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恒星被包裹,直到形成牧夫座空洞这样大范围的黑暗区域。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根据刘慈欣三体小说中的宇宙黑暗森林法则,认为,那个地方存在着高等文明,并且领悟了宇宙的生存法则,所以故意隐藏起来了。
不管哪种说法,都带有强烈的科幻色彩,因为这么大的一片空旷区域,人们在没有研究清楚它的形成原因之前,只能认为这是某些超级力量造就的,因为它太过于不可思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