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notebook default
2232篇文章 · 1013002字 · 5人关注
  • 常见问题解答(3)

    问题二:深度学习的“度”如何把握? 深度学习的“度”并非难度,而是学生的思维参与程度、对内容的加工程度,因此,与传统上所说的难度通常从易到难不同...

    0.5 11 0 1
  • 常见问题解答(2)

    深度学习并非内容难度的加深,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内容难度上的加深,表现为学生需要面对难度更大的问题。一个刻画数学内容“难度”的理论提出影响难...

    0.4 12 0 1
  • 常见问题解答(1)

    问题一:深度学习“深”在哪里?是在内容难度上加深吗? 深度学习的“深”主要体现认知目标的水平的深浅,用布鲁姆的认知目标理论解释,深度学习指向能够...

    0.4 27 0 1
  • 案例四:猜想、证明与拓广(21)

    3.理解教材中素材间的联系 教材中设计的素材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分别是图形的“倍增”问题和“减半”问题,所以也就决定了本节课至少应该分为两课时进行...

    0.5 98 1 2
  • 案例四:猜想、证明与拓广(20)

    (3)了解学生可能面对的困难。 本课更具开放性和探究性,整个教学目标的达成要靠探究活动贯穿始终,所以学生可能面对的困难如下:A.如何将叙述性问题...

    0.4 21 0 1
  • 案例四:猜想、证明与拓广(19)

    (2)了解学生能力可能达到的高度。 在本教学中,因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对如此复杂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免参差不齐。例如,在对矩形“倍增”问题...

  • 案例四:猜想、证明与拓广(18)

    (1)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本课的教学安排是在完成九年级上册所有章节之后进行的,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完成了特殊平行四边形、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反比例函数...

  • 案例四:猜想、证明与拓广(17)

    1.正确定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本课不同于以往的课例。它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什么数学知识、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或者获得一个怎样的数学结论,它更注重让学生...

  • 案例四:猜想、证明与拓广(16)

    (二)把握教学核心内容,关注学生核心素养 本课旨在让学生经历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个探究性问题的过程,并从中体验问题情境——猜想——验证——证...

    0.7 55 1 2

文集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