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notebook default
15篇文章 · 21523字 · 1人关注
  • Resize,w 360,h 240
    朱熹二回尤溪

    绍兴二十七年(1157),朱熹二十八岁。那年春,朱熹只身回到同安,等待同安主簿接任者。可一直等到十二月,接任者还杳无音讯,朱熹无奈起程回崇安与家...

  • 朱熹一回尤溪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诞生于尤溪县城南郑氏馆舍,在尤溪度过了童年时期,八岁随父离开尤溪。朱熹成年后,有据可考先后十二次回到尤溪,在尤溪...

  • Resize,w 360,h 240
    朱熹诗中的“福”

    福,本义是神祖保佑,过去指“福气”、“福运”,现在则指“幸福”。传统文化“五福”出自《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

    12.2 1439 1 12
  • 凡事只是一个公

    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粮食即是百姓生活的首要物质,也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在明代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之前,官员俸禄也都是以粮食计算,直到现在,一...

    16.0 808 1 30
  • Resize,w 360,h 240
    万紫千红总是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出自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之手,诗中提及的半亩方...

    28.7 838 2 45
  • Resize,w 360,h 240
    援引情怀慰平生——《朱熹的尤溪》读后感

    朱熹是幸运的,八百九十多年前,在北宋灭亡、山河破碎之际,朱熹之父朱松流离失所,是尤溪给了朱松一个可以栖身之处。朱熹有了一个安全的家,在这里出生,...

    18.4 1228 2 39
  • 【爱心小岛·文海晨光】‖碎碎念朱熹:朱子“德治”思想——“人治”与“法治”的平衡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法治,其依据在于最高统治者是独裁皇帝,所谓“朕即国家,国家即朕”,皇帝掌握着对所有臣民生杀予夺的大权,想杀谁就杀谁,不受任...

    64.3 1599 4 67 1
  • Resize,w 360,h 240
    【爱心小岛·文海晨光】‖碎碎念朱熹:六龄孩童胜棋王

    相传南宋初年,江苏有个棋王,名叫吴有仁,广东也有个棋王,名叫许大胜。他们和人下棋从来没有输过,所以都自认为是天下第一棋王,无人能敌。有一天,他们...

    59.0 1250 5 63
  • Resize,w 360,h 240
    【爱心小岛·文海晨光】‖碎碎念朱熹:求食慈母启孝心

    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朱熹父亲朱松因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上已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了。这一年的春天,好像来的特别的迟,本应是草长莺飞的暮春三月...

    57.7 1853 11 55

文集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