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老百姓过日子,谁不盼着夫妻和和美美?可现实是,民政局离婚窗口天天排队。今天咱就唠点实在的——好婚姻到底需要啥?
我问了几对金婚老人,也问了几位离婚的街坊,总结出5条“保婚秘籍”。看完你就明白,为啥老张两口子吵吵闹闹却过了一辈子,而小王两口子郎才女貌却半年就离了。
第一条:感情不能光靠“我爱你”,得靠“我懂你”
1. 热恋时叫“宝贝”,过日子得叫“战友”
小区李婶总说:“当年我家那口子追我时,天天写情书。现在?连我生日都记不住!”
但人家两口子为啥没离?因为早就从“你侬我侬”升级成了“你累了我炖汤,我病了你买药的战友模式。好的婚姻,爱情会变成更结实的亲情。
2.三观合不合,吃顿饭就知道
前楼小两口为啥离婚?就因为男的顿顿要吃咸菜稀饭省钱买房,女的非要天天外卖小龙虾。一个想攒钱,一个要享受,这日子能过到一块儿去?
过日子要合拍,关键看三点:
——钱怎么花?(是省着过还是赚了就花?)
——孩子怎么养?(是放养还是报8个补习班?)
——老人怎么处?(是必须住一起还是各过各的?)
第二条:会吵架的夫妻最长久
1. 最怕的不是吵架,是冷暴力
对门王哥两口子的教训:有次为给孩子报辅导班吵架后,整整三个月谁都不理谁。最后离的时候,王嫂哭着说:“宁可你跟我吵,也别把我当空气啊!”
专家说得好:
——吵架要“现吵现了”,别过夜
——摔碗可以,摔手机不行!(修起来贵啊)
——再生气也别分床睡,分着分着就真分了
2. 学学老周家的“吵架公约”
我们小区老周结婚30年,两口子订了三条规矩:
——不准提“离婚”二字(说着说着就成真了)
——不准翻旧账(上次吵的这次不许提)
——吵完必须一起吃顿饭(吃着吃着就和好了)
第三条:钱的问题上不能装糊涂
1.私房钱可以藏,大钱必须透明
菜市场张阿姨的惨痛教训:老公偷偷借给弟弟20万,等要账时才发现。现在两口子天天在调解室闹离婚。
聪明夫妻都这么管钱:
——开个共同账户交水电房贷
——各自留点零花钱(买烟买化妆品互不干涉)
——超过5000的开支必须商量
2. 全职主妇也得给自己留个后手
“我养你”是最毒的情话!隔壁单元的小美信了老公这话,辞职带娃五年,离婚时连孩子的抚养费都要不到。
大实话:
——可以不上班,但不能没收入(做微商、接手工活都行)
——家里存款密码必须知道
——老公工资卡可以不拿,但得知道余额
第四条:两口子要一起往前奔
1.夫妻过日子,最怕一个在进步,一个躺平
我表姐为啥离婚?她考会计师天天学习,老公下班就打麻将。最后她升职加薪,老公还是临时工,差距大了自然过不到一起。
过日子就像骑双人自行车:
——得一起使劲蹬
——速度不一样就容易翻车
——实在蹬不动了,推着走也行,但不能撒把
2. 生活不止柴米油盐,尽量每周约会一次,80岁也要浪漫
巷口修鞋的老赵头,每周五雷打不动带老伴去吃肯德基。人家说得好:“年轻时穷,现在补上。”
老夫老妻保鲜秘诀:
——定期单独吃饭(别总带着娃)
——过节互送礼物(不用贵,地摊发卡也行)
——每年拍张合影(看看彼此变了多少)
第五条:婆家娘家少掺和
1. 婆婆不是妈,丈母娘不是亲娘
同事小林的教训:婆婆非要按老方法给孩子喂饭,媳妇坚持科学喂养。最后闹得夫妻俩差点离婚。
聪明人这么做:
——小事可以听老人的
——大事必须夫妻做主
——最好别和老人住一起(远香近臭)
2. 不论感情多好,都得有自己朋友圈
楼下李姐离婚后才发现,这些年光围着老公转,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过来人建议:
——姐妹聚会不能丢
——共同朋友要有几个(劝架时用得着)
——别把配偶当情绪垃圾桶
写在最后:好婚姻是“熬”出来的
看了这么多,你会发现:没有不吵架的夫妻,只有吵不散的婚姻。
那些白头到老的恩爱夫妻,不是没遇到过坎儿,他们也曾有过离婚的念头,只是他们懂得:
——生气时想想对方的好
——没钱时一起熬一熬
——出现问题时一起解决
婚姻就像老棉袄,看着土穿着暖。
愿每对夫妻都能在柴米油盐里,熬出自己的幸福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