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近日,在阅读《毛泽东晚年读书生活20问》“为什么学习自然科学书籍垂老不倦?”这一问时,文中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伟人为制定科学发展规划等国家长远战略,常常黄卷青灯,通宵达旦学习阅读农业、土壤、机械、物理、化学、水文、气象、天文等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1951年4月中旬的一天,他老人家曾邀请周世钊和蒋竹如到中南海作客,对他们说:“我很想请两三年假学习自然科学,可惜,可能不容许我有这样长的假期”。此时,伟人年近六十。
读罢我不禁汗颜起来。这几年,因为儿子学的是计算机物联网专业,与儿子交流时有点知识不足,总是采取“曲线救国”的方法。比喻请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的亲友代为沟通了解,但效果往往不如父子间的直接交流。儿子有时也想与我谈谈学习方面的事,但因为我不懂他的专业只好望而却步。
过去,对于“不懂”我堂而皇之,认为自己已年过半百了。但学无止境,为什么自己不能多懂一点科技知识呢?
十多年前,在中型水库工作时,为抓好单位水电工程项目的管理,原本学会计专业出身的我,硬是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水利工程管理第二大学文凭、工程师、建造师等专业技术职称。现在,怎么不能继续发扬这种学习精神呢?
一周前,我到市区图书馆借来了6本如《智能物联网导论》《云上的中国剧变中的AI时代》等自然科学书籍。几天阅读下来,我明白人工智能浪潮已至,各行各行面临场景创新和颠覆式发展;智能物联网是以人工智能、边缘计算与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基础,为自动驾驶、智能工厂、智能家居、健康养老、机器人等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五到十年后,它会普及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习不仅仅是为更有效地和儿子沟通交流,也可以为自己的工作生活赋能,比如科技与文旅的融合、科技与中医养生的交汇。对我而言,更可以不断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在科普科幻、生态文学方面发力,写出好的作品。
我们已经确定,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如同大航海时代,旧的世界、旧大陆依然繁荣,但新世界、新大陆已经来到我们的眼前。孜孜不倦持续地学习科技知识,让我们更有底气拥抱无比精彩的未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