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火急火燎的赶回站上,发现门还没锁,就知道免不了被一通说。硬着头皮打开门,讪笑道:“XXX姐,您还没下班呢?”
正弯腰关电源的XXX头都没抬起来,话就砸向了我:“又忘带家里的钥匙了吧?回来取钥匙?整天丢三落四,不长记性。跟你说了多少遍,下班时,人走了,除了关电脑,所有插板按钮都要关闭。”这些让人耳朵起茧的话,再次在耳旁敲打起来,一下一下又一下,耳茧的厚度又增加一分。她仿佛会读心术,瞥了我一眼,继续强调着:“光是电脑关了不行,这些插排各个按钮要逐一关掉,不仅关系到浪不浪费电的问题,还有安全隐患……”她一边说,一边示范。你看,这就是我们与XXX的日常。每次下班,她总是最后一个走,看看哪里有没关的电源,哪里存在安全隐患。特殊天气时,她更是对安全隐患问题严防死守。周末的清晨,一声雷响,她惊坐起来,顾不上吃早饭,套上衣服就往单位赶。即便事前已做好准备,雷雨来临时,她也要去站上看看。
作为站长,她将卫生站当做自己的家一样爱护。私下里,我们称她为“把家虎”。北方方言里,“把家虎”常被用来揶揄那些精打细算到几乎苛刻的人,而当这个标签贴在一个卫生站站长的身上,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XXX的“把家”,体现在对医院资源的极度珍惜上。是办公室里反复利用的打印纸,是人走灯灭的管控,是精准调控的水流……处处彰显着她近乎执拗的节俭。对于我们来说,过“紧日子”是常态,内部的文件尽可能采用双面打印,能使用电子文档的就绝不打印。如果浪费纸张,准要被她批评,她总是不厌其烦的教导我们:“多节约一张纸,就能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也能为站上节省一笔开支,这些可都是耗材支出呢。”就连洗手时,看着张贴“请节约用水”标识,我们都会下意识的控制水流大小。
你说她“把家”吧,“把家”的她却毫不吝啬。生活上,她给同事们以关爱,谁遇到什么困难,她总是贴心的帮忙,时常做点好吃的饭菜带过来和大家分享,把同事当家人相处,她是同事们眼中的“知心大姐”。工作上,她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耐心指导年轻医务人员,她是大家眼中的“引路人”。特别是涉及医疗技术提升和职工工作环境改善时,她总是给我们提供最好的。即便看起来还能使的插板,只要评估后需要更换或超年限了,她没有丝毫留念,准申请一批新的插板。当我们洗手时,水流大小要注意,七步洗手法的步骤更不能少。门诊电脑老旧影响诊疗可不成,要申请新电脑助力一线医务人员,而她自己则用着不知道几手的电脑了。
就这样,操劳和记挂一辈子的卫生站如同她养育的孩子一般,在她的抚育下,一步步成长。一面面锦旗就是她这些年来的功勋章。快退休时,她主动与下一任站长交接心里的台账。哪个小区、哪栋楼、哪个单元门、哪户人家、哪位老人,身体有什么不适,定期需要什么医疗服务?哪位职工,家庭什么情况,需要给予什么样的关怀?站上每个物品需要怎样的维护?这些无一不事无巨细的交代清楚。
犹记得她走的那一天,周边的居民自发前来看望她,紧紧拉着她的手,眼圈泛红,哽咽道:“小XXX,真舍不得你走!”何止居民,同事们也不舍得她离开,我们在一旁不语,不停地抹眼泪。她宽慰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离别是常态,不用太难过。”随即,她语调上扬,轻快的说:“再说,我只是退休而已。我家离这近,你们要是想我了,或者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随叫随到!免费协助!”听她这么一说,大家破涕而笑。
我们和XXX的故事就这样落下帷幕,但是她节俭背后的管理哲学值得我们学习。从“一张纸一度电看担当”的刀刃向内管理哲学,到“该省则省,该花则花”的辩证思维下发展之道。新时代的“把家虎”精神,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精神的生动践行。
我们爱戴“把家虎”的她,这些年来,我们从质疑她,到理解她,最后成为她……未来,由我们继续把好卫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