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排行老六,上面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本来应该是很受宠很受疼爱的。可惜,祖母生父亲的时候,家里找了一个不靠谱的接生婆。
那个年代,农村生孩子都是自己在家里找产婆帮忙接生,几乎没有去医院生孩子的。况且祖母之前已经生了五个孩子,都很顺利。没想到生父亲的时候却难产。
接生婆是个年轻女性,据说刚学了新技术回来,本来祖母的大出血已经止住了,但由于接生婆的操作失误,更严重了。看到祖母血崩她惊慌失措,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可怜祖母拼尽全身力气产下父亲,还没看上自己孩子一眼,还没让孩子吃一口奶就去世了。
接生婆见祖母过世,深知自己难辞其咎,便慌张逃跑。祖父知道后拿起柴刀要去找接生婆拼命,被族人拦下。
祖父泪流满面地瘫坐在地上,身后是五个未成年孩子的哭声,听到房间里嗷嗷待哺的婴儿哭声,感觉天都要塌了。
祖母入土为安后,在亲戚的建议下,想到自己家的实际情况,祖父不得不忍痛决定将父亲送人。
当时有两户人家想要抚养父亲,两户都是清贫之家,祖父最终决定把父亲交给离家近的邻村的一户人家抚养,方便来往。从此我的父亲从曾家最小的孩子成了沈家的“大哥〞。
我的奶奶也是一个命苦的女人,之前有过一段婚姻。无奈对方是个公子哥,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赢了钱就吃香喝辣的,输了钱就几天几夜也不见人影,扔下奶奶和才出生不久的姑姑在家喝西北风。
那个年代离婚的人是少之又少,奶奶却主动提起离婚,可见那段婚姻带给她的是多么深的痛苦。
奶奶离婚后带姑姑回娘家不久,舅公们便觉得他们娘俩一直这样待下去不是个办法,便怂恿奶奶嫁人。
舅公们通过多方打听,便把奶奶“卖”给了爷爷。爷爷也是为了买个女人传宗接代,但对于对方带过来的“拖油瓶〞并不待见。
当时约定由奶奶把姑姑带到五岁,等姑姑五岁后便回到自己的父亲身边。可姑姑还没到五岁,她的父亲就意外死亡,姑姑再也回不了他父亲家了。
奶奶深知自己的责任,也很想为这个家传宗接代,无奈接连生了两个孩子都在一周岁左右便夭折了。
为此,爷爷责怪是奶奶命太硬,把自己的孩子给克死了。而姑姑的“回不去〞,更加深了爷爷对奶奶的怨恨,对姑姑越发嫌弃,对奶奶也越发横眉冷对。
当奶奶得知邻村的一个小孩刚出生,母亲就去世了,奶奶非常心疼怜惜这个孩子。奶奶很想抱养这个孩子,却又担心因为自己家庭太贫困,人家不愿意,只能找村里比较有权威的人帮忙说情,并保证一定会善待孩子。
祖父看奶奶慈眉善目,在村里口碑也很好,离祖父家也不远,便同意让奶奶抱养。为了感恩祖父,奶奶还把父亲的名字取名带一个祖父的姓,表示虽然被抱养,父亲依然是祖父的孩子。
一贫如洗的家,本来就吃不饱,再加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日子越发清贫了。好在爷爷虽然对姑姑不好,但对于奶奶抱养父亲却没有异议。
那时候稻谷很少,基本上以番薯为主。家里仅有的一点米,奶奶留起来熬成米汤,一点一点地喂给父亲吃。
由于吃不饱,父亲总是哭,父亲一哭,奶奶也就跟着哭,她宁可自己饿肚子,宁可姑姑饿肚子,也不愿父亲挨饿。
可日子实在太艰难了,她又很自责,明知道自己没有能力让孩子吃饱穿暖,却还要抱养过来,岂不是害了孩子,让孩子受苦。
父亲就这在奶奶的爱和和纠结中慢慢长大。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他头发桔黄,瘦骨嶙峋。他是奶奶最爱的孩子,也是奶奶的贴心棉袄,给奶奶带来了福气。他的到来,奶奶又接连生了两个男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