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一个视频,一对父母领着孩子和老师咨询。孩子与老师之间发生冲突,孩子顶撞老师,被老师殴打, 现在学校征求家长的意见。如果家长对老师有意见就会开除老师工职,如果对老师没有意见,那么老师继续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
咨询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没有替打人的老师开脱,认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也解释了一下家长纠结的点在哪里。家长怕以后老师针对孩子,即使他屡次说当时可能是因为孩子犯了错误,老师打孩子,他也选择了原谅,但是话里话外还是揪着老师不放。
咨询老师让两个家长离开,选择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事情的经过。那一天是因为当时数学考试,同桌之间互批试卷,孩子因为有1分儿不应该错的地方出现了错误,有些激动。所以在老师跟孩子出现语言交流的时候,孩子明显不快,出言顶撞老师,老师说孩子没有家教,孩子骂老师没妈,老师打了孩子。
咨询老师问孩子与老师的关系怎么样,是不是以前就会针对学生?孩子说不是,只是以前有过一次。班级里的其他同学都没有写完,但是单独让孩子去后面站了,当时孩子也没有什么过激行为,再以后就是这次发生的事情。以前的时候和老师的关系也是蛮好的,甚至和老师的老公一起踢球。而这一次孩子在班级里边儿征求其他同学的意见,想不想换班任?一些孩子的想法是不想换,因为已经临近6年级毕业,换了班任可能对班级情况不是很了解,对学生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所以整件事情在咨询老师的梳理之下,孩子也觉得自己做的不对。
最后咨询老师给出的意见是让孩子写一份请愿书,家长签字,联合所有的学生请求老师留下来,还要单独和老师道歉。当时咨询老师说这个孩子为什么敢顶撞老师,就是家长在后边给的底气。当然事情出现了,老师也是有错误的。但是如果这件事情一旦家长再次默许孩子的行为,那么恐怕以后再没有老师为这个孩子负责了。
其实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既盼望孩子成龙成凤,又怕老师严格管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哪个老师会管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