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刻,劳动教育,可以让大学生立足实践,认识世界,探索真理,不断完善自己。
马克思说:“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的人,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当代大学生应不畏艰难、百折不挠、敢于担当,在劳动中增阅历、长才干、坚意志、熟技能、知荣辱、懂感恩,为美好的未来做好思想、信念、人格、品质上的准备。因此,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要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出为人民大众劳动、为党为国家奉献的新青年。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肩负着重要的世界观培育功能。通过劳动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的本质、价值和方式,认清劳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劳动、劳动者、劳动方式。通过劳动教育,可以让青年学生在了解自然、认识世界的同时,也了解人民的疾苦及劳动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作用,加深广大青年学生对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解,最终形成正确的新时代劳动价值观。
劳动观决定劳动态度,劳动态度影响劳动者的精神面貌。通过劳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踏实、勤奋、严谨的劳动品质,使其在劳动实践中成长、成才。作为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大学的劳动教育可以帮助青年学生正本清源,反求诸己,思考如何才能紧跟时代,夯实基础,服务社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一方面要使大学生通过对劳动意义的学习,坚定劳动的信念;通过对劳动规律的学习,掌握劳动的方法;通过劳动规章的学习,遵守劳动的纪律。另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走向田间地头,走向工厂社区,以人民群众为师,以公共服务为业,实现知行合一的真正的劳动实践。
马克思说:“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就是要着眼新时代发展的特点,结合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实际情况,依托大学的教育资源,和社会密切合作,引领大学生努力劳动、艰苦奋斗,深刻理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树立通过劳动中的知行合一实现真正幸福的人生观。大学生只有通过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和择业观,才能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意志,形成坚定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和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