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鬓成霜
晋.潘岳《秋兴赋并序》
【原文】
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
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
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纨绮之士,此焉游处。
仆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夙兴晏寝,匪遑厎宁。
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
于时秋也,故以秋兴命篇。
【今译】
晋武帝太始十四年,我今年32岁了,“始见二毛”开始出现白头发了(二毛:头发黑白相间)。
因为我是太尉贾充府的属员兼任虎贲中郎将(掌管皇宫出入仪仗的官,这里是潘岳的官衔,不是实职),在散骑官署内寄居值班。
那里高大的楼阁连接着云彩,有阳光的鲜明景色很少见到,帽子上插着貂尾蝉文、身上穿着件件细绢绮罗的卿士,在这里嬉游居住。(蝉冕:汉代近臣显贵官帽上插蝉纹貂皮)
我是乡野之人(野人:在野的庶民),休息不过在草屋山林之下,谈话不过以农民和野老为客,自从暂领官职,充数排列在朝廷百官中,早起晚睡,没有一刻功夫安宁,就好像鱼缸里的鱼、笼中的鸟,产生了对江湖山野的思念,于是笔端蘸墨,拿过纸来,感慨而作此赋。
当时正是秋天,因此用“秋兴”作为篇名。
【赏析】
序很短,120余字,说明本赋写作年时、境遇心情及主旨,清词丽句,委婉有致。
浅而净,浅显不深奥,省净不芜杂。
浅而不薄,净而不枯,耐读有味。
此序可分三节,先交待本赋写作在晋朝立国第十四年(公元278年),作者32岁,时为太尉贾充府幕僚,职衔虎贲中郎将,是个侍从官衔,所以没有值班办公的官署,不言而喻,这是个闲官,然而它的地位可不低,陪游于深宫高阁之内,近侍在帝王显贵之侧,因而是世袭门阀子弟的适宜差使。
恰逢缺乏适当人选,作者马虎凑数,不适合充当这类角色,仆自己野人也,跟门阀子弟是两个阶层的人,住不惯高阁,也谈不到一起。
因而自己只得起早晚睡,忙忙碌碌,闲官不闲,以求心情安宁,而其实像池中之鱼,笼中之鸟,被拘羁,失自由,不合本性,心中始终思恋江湖山林一样。
表明自己本性不合于门阀官场,自然流露出自己对失志不遇的不平,见出个性。
最后点出作赋命题的原由,结束小序。
潘:潘岳,晋代文学家。
“潘鬓”,“潘鬓成霜”,“潘鬓二毛”,“潘安发白”,指中年鬓发初白,未老先衰。作为中年鬓发斑白的代词,也喻指时光流逝,感叹人生短促,韶华易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