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作为人类实践活动最集中的表现,是系统性开展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育战线的指导地位,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新征程上,我们必须针对当前社会和教育实际,更加突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指导作用,更加强调劳动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社会性、实践性,更好发挥其立德树人功能。
劳动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新时代强化劳动的育人功能,必须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社会意义,把劳动教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引导广大学生崇尚劳动价值、追求劳动创造、尊重劳动人民。
劳动教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根基。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无论经济社会面貌如何改变、科技进步飞跃到何种程度,劳动始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创造性劳动、创新型劳动与每一位劳动者都息息相关,一切个人和集体创造都值得鼓励。新时代强化劳动教育,必须着眼于提高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根基。
劳动教育浇灌永久奋斗之花。劳动创造未来。通过劳动,青年个体把人生幸福与民族复兴紧密相连,懂得为国奋斗、艰苦奋斗的真谛,强化向劳动人民学习、向生产实践学习的意识,巩固关心百姓疾苦、维护群众利益、增进人民福祉的观念。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就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弘扬劳动精神,树立正确人生观、成才观、择业观,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实际行动,破除困难障碍、铸就生命辉煌、谱写人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