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四川
  • 王小波写男人看女人

    王小波是谁? 王小波是专门写男女爱情、长得丑但是特别有趣、生前籍籍无名死后很多人喜欢的那个写《时代三部曲》的作家。 他在《时代三部曲》的《青铜时代》里写男人看女人: “当然,...

  • 散文的生命力

    关于写字,我有一个很切身的体验,就是随着年纪的增长,下起笔来,越来越感觉沉重,总怕笔下无物,总怕方家见笑。虽然,以佛教的观点来说,这应该属于“我执”一类的问题,算个缺点,是需...

  • 春天的纪念

    等待春天过去 等待那张比路还遥远的脸 眼睛和鼻孔的距离 可以稍微缩短 鼻孔到嘴唇 中间可以停泊下一艘巨轮 月亮知道 白天的太阳照不到船底 一只从花间飞来的蜜蜂 拱起的手...

  • 假如我死了

    假如我将来死了,请把我埋葬在这里,一棵树下,一株草底,甚至,一把泥土里。 我心甘情愿。 我不想占用一寸土地,我愿和大地合二为一,我愿用自己身躯肥沃绿色。 一潭碧水,一方彩云,...

  • 许晴

    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演员许晴,是几代人心中的不老女神。 如今年过半百的许晴依然单身,而且美丽,是无数男人的梦中情人。 许晴出生在北京外交学院大院里,曾外祖父熊文卿是湖北省最...

  • 算计

    “既然你都怀孕了,那就和东儿结婚吧。” 黄东妈淡淡一句话,让坐在秋秋旁边的秋秋妈大吃一惊,黄东妈一改常态,意思不是明摆着吗:你家女儿都怀有我家儿子的娃了,随便你咋整! “那,...

  • 博士女婿

    生活是个多面体,照得出人格深处的喜和悲,学历再高,也要讲规矩 孙老头的女儿女婿今年回家过年,这让孙老头一家高兴得睡着了也要笑醒。连那条面相长得跟孙老头像亲兄弟的花尾巴狗,也有...

  • 苏轼读史

    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神,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辨。“少年苏轼就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他学通经史,每日文章可...

  • 《晚清传奇朋友圈》由天地出版社出版

    《晚清传奇朋友圈》以现代社交生态为棱镜,重新解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权力江湖。当紫禁城的朝堂化作巨型群聊,奏折成为精心编排的"朋友圈动态",湘军大营是置顶的行业社群,三位...

  • 120
    陈美桥《四季有味》由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

    陈美桥一个梦想着“左手柴米油盐,右手风花雪月”的达州八零后女子,喜欢把美食用文字融入人间烟火。期待自己笔下的美食文字如同一根小小的火柴,在璀璨的城市灯光里发出一丝亮光,让你发...

  • 人性2025-03-25

    可人心隔肚皮,谁能分辨出皮囊之下,裹藏的是真情还是假意。 想起《增广贤文》中一句话:“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每个人在本性上,都是深到骨子里的自私。 即使有善心善行,利益...

  • 文友文章

    我与祖国同龄 布衣阳光 我们这一辈与共和国同年岁……王佑贵的一首充满激情和苍桑的《我们这一辈》,早已唱遍祖国山山水水,唱得我们这一代人辗转难眠,潸然泪下,让我打捞起这七十五年...

  • 爱到极致也风流,千古名词悼亡妻

    从苏东坡的悼亡词说到他的才情声色 一梦惊醒作掉词 千古流芳留美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

  • 美桥游记散文

    陈美桥的游记散文沿着山川地理,探究地方文化底蕴,直达浩瀚历史深处,不但带来民俗故事的趣味阅读,而且通过缜密的逻辑思维,让人感受到字里行间的女性细腻。读者尚未熟知的风土人情、美...

  • 村上春树:高墙与鸡蛋,我永远站在鸡蛋这边

    村上春树:高墙与鸡蛋,我永远站在鸡蛋这边 我作为一个小说家,换句话说,作为以巧妙说谎为职业的人来到这里,来到耶路撒冷市。 当然,说谎的不都是小说家。诸位知道,政治家屡屡说谎,...

  • 春风拂罗盘·书香润乡野

    春风拂罗盘·书香润乡野 ——成都·罗盘田野读书分享会 暨乡村振兴创作采风活动方案 【活动背景】 为响应“书香中国”与“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推动文学艺术扎根乡土,成都金堂县白果...

  • 《晚清传奇朋友圈》内容提要

    《晚清传奇朋友圈》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位晚清重臣的人生轨迹为脉络,全景式展现他们在动荡时代中交织的功业、恩怨与人性博弈。书中打破传统历史书写视角,将三人的权谋周旋与情感...

  • 女散作家评论

    今天读傅厚蓉老师《我家的赛虎》,竟然无语哽咽。想起两年前她送我书,我给她写的书评发在朱老师的《行脚成都》平台,忍不住翻出来重读。傅厚蓉老师的作品,再一次让我深受感动。 文学作...

  • 民国历史散文作者万郁文

    四川女作家万郁文因为家族的特殊关系,创作出有关民国的系列历史散文,既具有真挚的情感,又有独特的史料价值。她的作品《我的四外公戴季陶》《戴季陶之墓的变迁》《成都四道街的那些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