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notebook default
-55篇文章 · 62358字 · 0人关注
  • 秦始皇(一)

    青铜巨像:论始皇帝的精神结构及其现代启示。在陕西临潼那座沉默的土丘之下,躺着一位曾经震动华夏大地的巨人。 秦始皇的肉体早已化为尘埃,但他铸造的精...

  • 曹操(三)

    曹操的遗产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重新诠释。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从史学叙事到民间传说,他的形象经历了复杂演变。西晋陈寿在《三国志》中尚能相对客...

    33.9 71 1 41
  • 曹操(二)

    与政治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曹操文学世界中流露的真性情。他的《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慨叹,《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

    55.9 93 0 51
  • 曹操(一)

    权谋之巅的孤独者:曹操的精神肖像。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洛阳城中弥漫着冬末的寒意。魏王曹操躺在病榻上,望着案头未完成的《述志令》,手中紧握的笔终究无...

    48.6 91 0 53
  • 周瑜(二)

    周瑜的孤独更源于他与孙权之间微妙复杂的关系。表面上,孙权对这位姐夫兼重臣信任有加,委以军事全权;实际上,作为统治者的猜忌从未消失。当周瑜提出西取...

    45.9 131 1 51
  • 周瑜(一)

    赤壁之火:周瑜的孤独与超越。建安十三年冬,长江北岸,曹操八十万大军连营数百里,旌旗蔽空,战船如云。而南岸的周瑜,手中不过三万水军,却要面对这看似...

    55.7 444 0 57
  • 鲁肃(四)

    当代世界与三国时代固然不同,但国际关系中的联盟政治、战略平衡等议题依然具有相似性。鲁肃留给后人的启示在于:真正的战略家不仅需要战场上的勇气,更需...

    53.2 500 1 55
  • 鲁肃(三)

    联盟建立后,鲁肃的工作远未结束。建安二十年,孙权因刘备取得益州后拒绝归还荆州而大怒,派吕蒙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则亲率五万大军至公安,派...

    42.4 439 0 47
  • 鲁肃(二)

    鲁肃的出场在历史上颇为耀眼。当建安五年的孙权初掌江东,面对内忧外患,正是鲁肃在"榻上对"中提出了划时代的战略构想:"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

    56.8 452 0 48

文集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