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1日晓窗书会晨记

2025年1月21日邓锦芸晨间杂记:

忙忙碌碌好几天,我和爱人终于可以回家过年了。这些天因为忙,连和宝宝视频的时间都没有,想着那小小的生命竟然要学会独自闯荡,怜惜之情涌上心头。

汽车在高速路上飞驰,我真的希望自己能插上一双翅膀飞到宝宝身边,但这只是想而已。为了让爱人能安心开车,我没有表现一点急迫之情。

紧赶慢赶,我们是下午三点多到了小姑子家,宝宝已经睡着了,为了不惊动他,我们都在客厅里小声说话。也许我太急切了,总觉得宝宝这一觉睡得太长时间了。看看时间都快下午四点了,再不唤醒宝宝,可不行。家里还有一摊子事要做,床要铺好,饭要做,地要洗。

来到床边,看到宝宝睡得香甜,实在不忍心打搅。我对着他的耳边轻轻叫他的小名,宝宝根本没有醒,砸砸嘴继续睡,可爱的样子,实在太招人喜欢。

我继续轻轻叫他,宝宝醒了,但眼睛好没有睁开,我继续叫他。宝宝终于醒了,看见是我,从被窝里钻出来,扑到我的怀里,大哭起来,哭声里,似乎有对我吵醒了他的美梦的嗔怪,还有对我这么多天都没来看他的委屈,满脸泪水,只是哭。那一刻,把我的心都融化了。我紧紧抱着宝宝,帮他穿衣,穿鞋,他很顺从。

小姑子希望我独自带宝宝回去,因为过年了,家里的卫生要搞。我想着要帮宝宝喂饭、洗澡、陪他睡觉,心里有些发怵,我担心自己搞不定。但再难也要去做。

我带着宝宝坐上爱人的车回到了乡下。我开始以为他会哭闹,没想到他很听话,自己在院子里骑车玩,看到我在忙前忙后,他就跟在我后面嘀嘀咕咕说一些只有他自己才懂的话,我及时给他回应,他也就屁颠屁颠地跟着我。

晚饭,我给他做了鸡蛋泡饭,我喂了几口,他就一个劲摇头不吃,他可能不习惯吃我做的口味,我想不吃就不吃,饿一餐也没问题。果然,没吃晚饭的宝宝没有哭闹,一个晚上玩得很开心。

十点,他拉臭臭了,我帮他洗了屁屁,他自己一个劲说:“臭臭,臭臭。”也就很顺从地接受了洗屁屁的行为。

在床上,我给他讲故事,讲了几遍,他就自己翻书,专注的样子可爱极了。我看时间很晚了,把房间的灯一关,用暖和的被子把他捂得紧紧的,他不愿意,要紧紧得靠着我,不到一分钟,我发现他竟然睡着了。

整个晚上,宝宝睡得安稳。

清晨四点,我轻轻起床下楼备课。宝宝爷爷陪着睡觉,一早上都是安稳的。

宝宝也许知道我很忙,也就懂事。

2025年1月21日 徐新云晨记:

周顺昌,蓼洲周公,因“激于义而死”。五人者,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也因“激于义而死”。他们都因“激于义而死”,点明了他们死的意义所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包含着作者对他们无比的赞扬之情。贤士大夫们把他们葬在“魏阉废祠之址”,并立石以旌之,亦盛矣哉!这更是贤士大夫们对他们无比的赞扬之情。再读到“魏阉”二字时,分明就可以感受到作者爱憎分明的情感了。

接下来,作者又把“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之死“湮没不足道者”与五人之死进行对比, 我们说凡人皆有一死,但这五人与“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之死以及死后的名声绝不相同,所以作者提出灵魂发问:何也?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当代作家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从古至今,我们对英雄总是充满敬意,对奸贼总是心怀痛恨。因为正义永在我们心中!

2025年1月21日龚红梅晨记

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今天终于早起,与学友们读了一段《孝经》!

有暗,就要有光;有不平,就要有抗争;有迷茫,就要有拯救——《五人墓碑记》。

2025年1月21日黄小娥晨记:

去年暑假邓老师经常直播带老师和学生读《古文观止》,我也间接性地时不时跟着学了一些文章。这一次当老师每天早上带我们读《古文观止》,这样的学习更加的系统和完整了。在邓老师的影响下,我想把邓老师交给我的,我来交给学生。于是叫家长买好了古文观止这本书,昨天终于和孩子们一起在线上读书啦。虽然总共有十几个同学上线,但是我已经非常的满足,因为我相信如果这个一直做下去的话,来学习的同学会越来越多,昨天我们一起读的是徐文长传中的第一个小部分,教读之前有几个孩子连线,读的有点磕磕巴巴,于是我带着他们一起读了五六遍,之后我又让他们连麦,几个孩子就已经读得很不错了,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之后,我再歌诀乐读法带着同学们读,最后我在带着同学们一起抄了一遍,那短暂的51分钟,我自己也学到了很多,我觉得我对文章更加熟悉了,而且我能够在线上教学生读,我也非常的自豪。

2025年1月21日周文眉随笔

今天和书友们一起把《孝经》从头到尾复习了一遍,中间有好几章很不熟练。主要是因为有几天生病了没能参加晨读,之后也没有及时查漏补缺,以至于到现在还不熟悉。所以说,学习应该是当下的事情,就像写作一样,如果当下没有完成,心里想着等什么时候再说再做,通常是没有下文了的。这就让我想到起心动念这个词,心动要马上行动,不要想着等什么时候,就算等到那个时候有去做,那时的心境效果都已经不一样了。

2025年1月21日郑丽玲晨读随笔

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读书的老师气质会越来越好,确实如此。因为内心平和丰盈,所以体现在脸上,看起来就格外舒服,这就是所谓气质。

有时候晨起,听到老师琴声悠扬,书友们书声朗朗,我会莫名地感动,多好的一个群呀!两个小时是我们的精神盛宴。

在这一方小小的读书群里,我们为了共同的热爱相聚。每一次晨读,都是心灵的洗礼;每一段交流,都似智慧的碰撞。愿往后的日子,我们能在书海持续畅游,让这份因书而生的情谊愈发醇厚,让读书带来的气质与美好,伴随我们走过岁岁年年 。

2025年1月21日曾瑞云晨读随笔

连着两天与大家共写感悟,虽没有全部读完老师写的文章,己心潮澎湃,个个文章都让我喜欢,或亲切朴实或文笔斐然或妙笔生花,群里真是藏龙卧虎之地,令人应接不暇。很感动欧阳老师提仪,邓老师给出大家课堂笔意达纸上。

开始时深感差距之悬殊,唯恐跟不上,毕竟老师们哪怕读一学期的书上一星期的课胜过我几十年读的书,文化底蕴的厚实言而喻。感谢邓老师带着我们读。让我有成长进步机会,谦虚向大家学习,与自己比。紧紧跟上。加油!

2025年1月21日池磊晨记

坚持乃人生最美之行为。邓老师的执著,深深打动我。期盼自己不要被生活的杂事所困,能够跟着群友们持久读书。相信书香会浸润美好的一天。今日带着满满的能量——上班。

2025年1月21日 谢洪霞 晨读杂记

昨天晚上,天气突变,一整夜寒风呼啸。才从温暖的南方回来的我,很不适应,只觉得头顶嗖嗖冒凉气,每一个毛孔都在被冷气侵袭。不得已,拿件衣服护在头上。就这样,心神不安地过了一夜,早上起不了床。

好不容易五点半挣扎起床,打开腾讯会议,听见学友们已经在读书了,心中又暗自惭愧,无他,我已经很多次迟到了。反思自己,这段时间确实懈怠了。学友们正在接龙读《孝经》,我也顾不上梳洗,赶紧先跟上吟诵。

不一会儿,竟然听到邓老师叫我的名字,叫我接着往下吟诵。我心里一惊,还没进入状态呢。只好打起精神,专心诵念。

这段时间的晨读,我只勉强跟上,下的功夫自然不够。现在突然来读,只能靠那一点点的基本功了。放慢节奏,镇静下来,一章章吟下去。果然在第十五章《谏争章》中,有几个地方特别不顺。在当初学习的时候就觉得这里有点难,后来也没有再细细打磨,吟不好,也怨不得别人。

所以,俗话说,熟能生巧,一点不错的。没有千锤百炼的功夫,没有日复一日的坚持,怎么能有“熟”和“巧”呢?

2025年1月21日欧阳倩晨记

今天早上复习整部《孝经》,邓老师让几位老师代表从第1章到18章依次轮着诵唸过去。对于这个任务我的心里是打鼓的, 因为我除了晨课时的诵唸,课下再没有复习过。

轮到我刚好是《孝治章第八》,这章恰巧是我最不熟悉的,而且我认为这章难度也是最大的,因为里面有很多的我把我不准的“2”音。

我诵唸了两句就念不下去了,邓老师赶紧让徐洁老师救场。听着徐老师有条不紊的诵唸,我内心惭愧不已、羞愧不已。

徐老师吟诵完了几章后,我又接着唸。虽然没有完全唸不下去的窘迫,但是这几章也是极其不熟悉的,有些地方还跑调了,整体也不够顺畅。所谓“温故而知新”,只一味地学而不复习,这是万万不可以的。所以今日的主要任务就是复习,明天给大家一个更好的展示。

2025年1月21日赖东伟晨记

邓老师讲到“甲乙丙丁戊己庚申壬癸”时,想到我与儿子(读三年级)共同约定的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1.每日3个文学常识,2.每日50个字以上的日记。一个学期下来,第1项坚持还好,每天回家有10分钟车程,正好在车上可以共同完成;第2项写了3天就没写了,我自己都没写,也不好意思去要求儿子一定去完成。坚持太难,但必须坚持!“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蹴而就怎么可能?为人母先做好榜样,自有影响力。

2025年1月21日罗辉晨记

也说“望”字

  晨兴星依稀。今天邓老师继续讲《五人墓碑记》,讲到朔望的“望”字,偶有所思,信手记之。

  甲骨文“望”上方是一个“臣”,下面是“土”字,会意为站在土山上远望之人也。金文加了一个“月”,演变成了人站在土山上抬头望月。张若虚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苏轼说“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歌窈窕之章,诵明月之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望,即成为了月满之象。现在人歌唱“月亮代表我的心”。望也就通“忘”,既可能是忘记了初心,也是在提醒我们:莫忘初心!纵有浮云,明月依旧在,曾照彩云归。

  但现在又该如何给孩子们讲“望”字呢?

  左上不读wang二声,读作无,人隐为“无”,和明月结合在一起则是月亮圆缺二相。下面的“王”,王者,往也。天下归往。王,识天文,晓地理,通人情者。万众仰望,自有名望,人民的希望。

2025年1月21日熊凤珍晨读随笔

今日醒来刚好,吟诵练习,听邓老师讲《五人墓碑记》第二段,还听了两位学友朗诵,羡慕呀!他们可谓播音员的水平很专业,元论是语速,语调,停顿都拿捏到位,还有那声音魅力,情感传递,都引人入胜,听着是享受,是温暖的陪伴。

另外获得新知,在古代历法中的术语,朔指的是农历的每月初一,朔也初始之意,望是指农历每月十五,晦是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跟着邓老师学习,真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025年1月21日张虹霞晨读随笔



2025年1月21日王苹晨记

今天跟随师友们通读了一遍《孝经》,好几天没通读了,所以心里有种愉悦的感觉。想到前面读《大学》,邓老师也是这样教学,先逐章逐段解读,再通篇反复练习,加强了我的理解和记忆,所以现在拿到《大学》这本书,可以直接诵唸出来。邓老师教学真的好扎实。

昨天听老师讲课,讲憺淡虚无,说过简单的生活,懂得舍弃。想想自己一天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是应该要舍弃一点东西。可舍弃什么?什么都喜欢,什么都应该做。怎么办呢?早上的晓窗书会得舍?……这个应该不会的,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美好;舍弃跟薛老师的读书?中国经典的智慧,在里面一一展现,不读,是不是视眼会更模糊;舍弃练琴?才刚起步,就停下;舍弃练字?我的字,现在才有起色;…

慢想谨为,再想想。

2025年1月21日付玉梅随笔

邓老师要求我们每天拿出20分钟的练笔时间,这是第3天,这两天胡乱的写着,不知所云。

其实,每天有无数种想法在心中回旋,却不付诸于笔端,每天只在读书,光输入却没有输出,不能学以致用,细想来,确实应付诸行动,每天要爬格码字,将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人的灵感是瞬间即逝的,一旦落笔就成为永恒,就像我们现在读古人的书,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就是因为有文字的记载,那些被千年传诵的书籍被称为经典,我们受着经典的熏陶,学习着古人的智慧。

我虽然是卑微小人,所记录之事唯有自己能时常阅读一下,聊以自慰,这也足以可以看出文字记录的好处,还不知自己能坚持多久。

2025年元月21日关安玲札记

《五人墓碑记》云:“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说起这五人之死,皆出自群情激愤。那年周公顺昌被逮,引起了复社品行佼佼之士的义愤,他们敛资财为周公送行,哭声震动天地,导致锦衣卫头目也是魏忠贤党羽毛一鹭的震怒和恐慌,遂对其中的五名义士下了毒手。

奸贼虽仗势杀人,然其在众怒下的狼狈模样也昭然若揭,让人拍手称快。

后人念五义士,在魏忠贤废祠遗址上为之安葬树碑作文,以旌其所为。

这个场面让我联想到最近安万秦腔剧团演出时的大合唱,那个场景同样感人。

2025年1月21日,星期二,趙蘭萍隨記

昨日睡前讀完群裡各位老師所發文章,皆讓我讚歎不已,羡慕之至。

有的老師文字優美,角度獨特,文章如行云流水,字里行间洋溢着不凡的韵律与意境,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有的老師文中辞藻华丽而不失真挚,情感细腻犹如春风拂面,让人沉醉不已。

有的笔触温婉而深邃,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同时又不失美感,每一句话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有的文章构思巧妙,情节跌宕起伏,字字珠玑,句句箴言,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心灵的慰藉。

有的文章文风清新脱俗,如同山间清泉,洗涤心灵,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启迪。

有的的文字有温度,生活中的點滴之情溢於言表,親情之愛能穿透岁月的尘埃,直抵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每一位老師的文章,从其不同的人生經驗,不同的視角來書寫,细品之下回味无穷。感嘆老師們學識淵博,深厚的功底和才華,能笔下生花,讓我受益無窮。

南怀瑾说: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感恩堅持并一直陪伴的各位老師學友,並肩前行,學無止境。

2025年1月21日石平萍晨间随笔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上学时读这几句,只是停留在文字上,仅以此为鼓励多读书,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读书时间的长久,才慢慢地领悟,这不是虚言。读书多了,心境宽了,开始追求内在修养,外在的修饰就简单了许多,抱素怀扑,素面朝天不觉丑,布衣着身不为堪,站在人前恬淡自然,却常常有人会说:您的气质真好,很有书香气!这股气是长年累月的读书才养出来的,这股气是儒家的仁爱,道家的自然,佛家的慈悯,是心境的自然流露。邓老师、欧阳老师等,皆在印证读书人的大美气质!

今天只读了《五人墓碑记》的一段,五人被诛杀的原因:吏部郎中周顺昌得罪魏忠贤而被捕入狱,品行为士先者,纷纷伸张正义,募集钱财,为他送行,哭声震天,但魏忠贤的爪牙却耀武扬威地问谁在为他哭?百姓正痛恨于他,直接群起攻之,他躲到厕所才幸免于难。可是不久,就以此为罪名,处死了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和周文元,就是这墓中的五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老百姓的心中有杆秤,谁为百姓做主就拥护谁,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悲痛中又大为赞叹!

2025年1月21日万晓霞杂记

跟着邓老师晓窗书会每日读书,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近日开始要求写文章,怕什么来什么,读书少语言匮乏,想想我就硬着头皮随意写写吧。昨日写时想不出写什么,又想着早晨做饭管孩子去孝谦来不及了,无法静心写了一半就放弃了。

今早想不能掉队啊,提前起来把饭先做了,再进入会议室读书,感觉心安了很多,跟着老师们复习《孝经》时,才发现自己还有好多都没掌握好,尤其在老师第一次教的时候没过关的地方就是不熟老错,还是要在学习态度和方法上不断改正,课后也还需要在这些地方用点功夫去复习多练习。

人生也如此,发现自身不足,反思修正,不怨不弃,每天进步一点点,向往而生!

2025 年1月21日胡桂芳晨记

早起真好,今早做了三件事

1.今天放假想给学生唠叨几句。摘录两年前买的儿童经典诵读丛书《古文观止》。翻开书本《序》。我在这一页上写着这么一些文字。学而时习之,学是核心。荀子的《劝学》,韩愈的《师说》,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还有跟读书有关的《程门立雪》。序的这一页写到。背诵经典要趁早人的一生中,2岁到12岁是记忆力最强的黄金时期。胡适4岁开始背古诗,6岁背《四书》《五经》,11岁读《资治通鉴》,13岁读完《左传》。每天背诵一小段,少则二三十个字,多则七八十个字。一点都不难,难在坚持。

在本书使用方法这一页上提到背书经典的最佳年龄段,2岁12岁是儿童记忆力最强的黄金时期。也称之为“幼学如漆”。同时,这个时段还是孩子最听话的时候。到了青春期,你叫他读,他拼不读,你叫他背,他偏不背。其实,自从减负开始,孩子已经提早进入叛逆期,要他们读书,还是需要一点智慧。逼着读书不如不读。运用好假期开心读书。读书的路上从不拥挤。老师带你们一起读。读过陈琴素读范本四上四下。《学庸论语》儿童版《古文观止》《小古文》《中华上下五千年》《古诗词126首》这些都可以复习。六下必背内容假期拿下。学点新内容《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关于三国演义的那部分。必看课外书《鲁滨逊漂流记》,练字与三篇随笔。做好假期安排,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

2.第一次用小楷笔写了孝经第一章第二章。

3跟邓老师读书五人墓碑记,作者张溥,写的是明朝天启年间,以魏忠贤逮捕周顺昌激起苏州民变。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远5人被害。早上听邓老师所说,只有周文远是周顺昌的司机,其他4个人可以说跟周顺昌没多关系,那不是乱杀人吗?难怪要激起民愤啊!

朔望晦三个字的不同意思,邓老师讲得形象易懂。朔,月亮最开始时在徐文长传的时候就提到这个数字。当时结合甲骨文和小篆,就非常形象的了解,这个字是月亮刚出生的时候,那么就是初一初二的时候,望指的是1十五,晦是最末尾的一天。记明白了。

2022年1月21日晨,程秀珍随笔

  昨天回老家有事儿,至凌晨一点才回家。洗漱完毕,马上准备上床睡觉。老公说:“明天早起还要五点起床吗?”我重重地了一“嗯”了一声,很快进入了梦乡。正在酣睡之时,我听到手机铃声忽然响起,我知道这是我读书的时间到了。但是沉沉的眼皮始终打不开。心想:再稍睡一会儿,再稍睡一会儿,马上就起床,马上就起床。谁知这一念,竟让我耽误了今天晨读。再次听到微信滴滴的声音的时候,心里猛的一惊。坏了,可能是书友们发随笔了。眼皮也不知被什么神奇的力量打开,脑子也清醒无比。果然,书友们一篇篇优秀的随铺天盖地而来。我也顾不上多想,赶紧起床把自己的随笔写了出来。荒废了一个早晨,心里如同失去了一件珍宝。痛之,愧之!

2025年1月21日 高凤斌 晨读杂记

我是一个喜欢文字的人,平时偶有记录生活的习惯,也会经常回看以前的记录,在回顾时,时常被自己过往的生活所感动。如果不是文字为证,我恐怕真的忘记了那些波光粼粼的日子。

我曾想过每天都写一点文字,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总是没有持之以恒。这几天跟着邓老师大概我的这个想法就可以落地了。

昨天学校开总结大会,意料之外我居然得到了好几个奖项,上台领取奖状时,在音乐的烘托下,在同事们的掌声中,我突然明白了“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的意义。

都说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我一直在等这一天,也一直在朝着这一天努力,但真正让我感受到读书的力量,感受到读书是跨入高贵最低的门槛的就是加入读书会之后。有时候我很难想象一个永远都睡不够的人居然可以五点起床并坚持这么久,无论寒暑。

今天是我早起的170天,早起让我的精力更充沛,内心更安静,思绪更清楚。和老师们共读的这一段时间,大概是我生命能量提升最快的时候。

如果非要给2024做个总结,我想我最大的福报就是,在那个炎热暑假走进了交大图书馆四楼,然后和大家成为了书友。

中间其实我曾苦恼,从来都是学霸的我突然在这个群体里成为了学渣。感恩邓老师的没有放弃,感恩邓老师不厌其烦带一个跑调大王学吟诵,我现在居然喜欢上了唱歌。

感谢书友们的不嫌弃。这些美好的,真诚的爱的陪伴我认真接纳了当下的自己,这让我跟安心。

我长这么大,这段历程应该是我坚持的最好的一件事情,现在是,我想将来也是……

2025年1月21日 徐洁学习随笔

不知不觉,跟随邓师姐在晓窗书会读书已一年半多了。在这一年半的时光里,邓师姐领我们以国子监诵念法读过《论语》《大学》《中庸》《孝经》,讲过《红楼梦》,现又已开始《古文观止》的共读/学习。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群内三十余名来自全国各地年龄各异职业不同的书友5点30时准时集合(后因共读红楼把时间提前至5点10分),在邓师姐的教导引领下开启美好的一天,不论寒冬还是酷暑,不论狂风还是暴雨,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无时无刻不是春光明媚和风拂面。我们读的不仅是书,不仅是文字,更是人生。

这些书籍我以前读过多遍,我曾经也在一个群里参加过几年的5点半学习,也有收获。但像这样每早纵情诵唸还是自跟随邓师姐起。这一年半的日子里,无论是日常在家还是外出学习,无论是在老家陪伴母亲还是自己身体偶有不适时,我都努力采用善巧方便的方式参与学习、诵唸,不敢偷懒间断(今夏因父亲往生请假35天)。国子监官诵唸让自己的精气神越来越足,也让自己更能深入汲取经典的力量。这样细细品味咀嚼的读法,让经典当中所蕴含的能量更自然地润泽着身心,更让我深切感知,读学经典决不能仅停留在知识、学术层面,更重要的是知行合一、解行相应,把所学所读贯于日常的起心动念所思所行中,才是真学习,才是真学问。

跟定邓师姐,多向学友们学习,我坚信虽已退休的自己生命会越来越丰盈越来越美丽。

2025年1月21日李盈妍晨读随笔

早晨读书邓老师说到几位老师变了,变得更美了,更有气质了。我一直以来的坚持也感觉自己变了,声音变了,皮肤变了,这次回来,老母亲也说我皮肤白了,很开心。虽然跟着老师读的文章很陌生,以前读的是磕磕跘跘,许多字不认识,现在基本能顺下来,还能带娃读书已经很满足了。

今天认识了一个汉字“望”,指每月十五日。是一个人站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土墩上踮起脚尖举目望月。“望”的原义是人站在高处看得远,有所等待的意思。月满与日相望。

2025年1月21日郭鸣凤随笔

如往常一样,今天早上依然是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进入邓老师的腾讯会议室进行读书。经过一年多的这个习惯养成,我发现只要到了5点多钟,自然就会醒来。读书已然成为早上生活的一个部分。

虽然有时候也会有点偷偷懒,不愿起来,只是打开着会议室认真地倾听。但是我感觉就像人家说的,学习有时就像四川泡泡菜,在里面泡的久了,怎么着也能够吸收到我们所需要的。这部早上学完了李白的清平乐这首词,紧接着就是将《孝经》进行复习。在复习的过程当中,我发现前面的章节由于以前跟的比较好。所以呢,也能够跟上大家。然后,中间的部分可能是因为自己有点偷懒的缘故,所以就有点跟不太上。但不过,好在这个国子监官运的工尺谱比较熟悉。所以多少还是能够勉强的跟上来而已。最后面有几章,也由于自己在开始学习的时候认真地学习过,所以呢,也能够跟得上。不过呢,我发现了国子监官韵要学完后,就是零散学完了以后,能够把一整本从头至尾读下来,那才叫有意思,否则总感觉少了一点什么。最后是学了一段《五人墓碑记》的内容,邓老师还顺带给我们讲解了一下天干地支的知识。

说完了今天早上的事情,然后来说一说昨天发生的这些事吧,昨天呢,主要是早上读完书之后,然后呢,自己呢。就是发现了买了好久的空白抄书本还没用,于是拿起笔练抄了一章道德经,感觉还挺不错的。然后抽空将红楼梦的第28回从头至尾的读了一遍,我看了一下时间,花了大概有36分钟左右。下午的时候,还到外面去走一走,哎呀,我发现原来身边有很多景致都已经变化了。有些地方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变化了,只是我还没有去发现,原因就是因为我没有到那个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其实这也告诉了我们,世界其实在悄然的发生变化。

2025年1月21日 杨利晨读杂记

最近几天家里有事,晨读时分没能静心。朱熹说: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今日没有做到“心到”,写日记的灵感也如无源之水,尽是枯槁之词。

学习态度一定会影响学习效果。戒之,慎之,思之。

2025年1月21日陈风雨晨记:

今天早上睡过头了,起来晚了,进腾讯会议的时候,大家已经在读《孝经》了。读完《孝经》邓老师开始讲解《五人墓碑记》,今天学习第三段:余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在这里邓老师讲解了什么是天干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还讲解了朔望晦给我们看了“望”字的视频。读“吾社之行为士先者”这句话的时候,就如何断句大家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学习这段文章的时候,我仿佛感觉又回到学校坐在教室听老师逐字逐句翻译古文。这段文字生动地记录了老百姓送别周顺昌:“敛资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锦衣卫镇压百姓,激起民愤,“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毛一鹭躲在厕所才没有被百姓打。他回到朝廷奏请于朝,按诛杀五人:就是彦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这五位志士,他们“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2025年1月21日曹澄青晨记

今天邓老师回答学生争论时说的几句话给我很深的印象。第一,她很开明,允许学生争论,她说道理可以越辩越明。第二,她很有爱,她相信学生提问题时是出于真诚,保护他们的学习初心。第三,她很谦逊,说可能学生的争论可以帮自己纠正错误,因为她虽为老师,也会犯错。这就是一个师者,学者应有的态度,我要学习。

2025年1月21日杨京辉随笔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复习孝经天子章第二。经文结尾,引用了“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如今我们生活在衣食无忧、科技发达的繁荣盛世,可以实现我们学习经典,传承经典之梦,有赖于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 自己能够有机会学习国子监官韵是因为张卫东先生倾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邓老师发心传习!学友们互相砥砺!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要过年了,想起过年,眼前自然而然浮现小时候大人忙碌的身影!如今,自己也加入忙碌人群中!这不,昨天同姑姑去采购了一些过年的蔬菜!

2025年1月21日彭海娟晨记

近日,在羊城广州参加师父陈琴《黄帝内经》诵读班的学习,每日沉浸式的乐读吟咏,让整个身心都完全放松,无比惬意。特别是聆听师父的吟咏,仿佛响遏行云,穿透天地,震撼心灵。何以声音能达到如此境界?师傅解释说,是气息,可以修炼的。她还聊起自己无音乐细胞,没上过一天音乐课,不识简谱,小时还因身体弱,而被预言长不大,天天以药为生,日日随祖母咏……,多舛的童年令人唏嘘。感慨间,脑海中把“中药”与“音乐”联系起来:师父如此天籁之音,是否跟小时吃那么多药有关呢?记得曾经看过一篇小文章,在古老的中国,音乐最初的诞生是为了治病。“药”(藥)字就是从“乐(樂)”而来,“樂”在产生之初是用来治病的,是药的祖先,后来发现草也能治病,在“樂”字上加了草字。难怪这几天师父一直在带着我们吟诵练气息,特别是《道德经》第16章的吟诵,与往常都不一样,虚静中和,置身那气场中,让人身心灵达到宁静的状态。所学的《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就重在讲“元气乃生命之本源”。“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心态决定一切!而这需要用一生去修炼!

一个人只有心灵澄澈,才能更好体察万物,认知世界,这也就是天地人合一吧。看花解闷,听曲解忧,有胜于服药者矣!

2025.01.21.元实晨记(广州)(03)

🌷庚子岁孟冬月,吾赴长沙朴真师处训习吟诵。彼劝吾等习文言之日记,吾初出牛犊,弗畏其难,归后间或为之。

🌷然因全然不明文言之构作,亦无人训导,复未深研,遂难以为继。

🌷后以学吟诵必略通格律音韵,乃学诗词格律少许,再为文言,稍觉通顺。纵观《古文观止》中之文,皆为良范,吾欲乘兴试作,必有所进。

🌷晓窗读书会诚有品质,乃因有闻、有读、有思。古人云:“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殆。”

🌷且邓师甚明达,励问难与质疑,尤屡赞其所见之进,极具亲善,怀包容之心。

🌷彼嘉许认同吾所学之平江调私塾吟诵,对文化传承之尊,令吾感怀。彼亦励且信吾必能学好国子监官韵唸诵,今吾心升无限信心。

🌷于晓窗读书会之诸日,吾觉进速甚疾,竟重启搁置九载之古琴而学之。

🌷感恩邓师之引领,感恩诸学长之相伴,亦冀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为新民。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8,197评论 6 53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8,415评论 3 41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6,104评论 0 37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2,884评论 1 30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1,647评论 6 40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130评论 1 32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3,208评论 3 44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366评论 0 28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8,887评论 1 33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0,737评论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2,939评论 1 36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8,478评论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4,174评论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586评论 0 26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827评论 1 283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1,608评论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7,914评论 2 37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25年1月20日邓锦芸晨间杂记 很长时间没有码字了,我愚昧至极,心安理得。我想我每天都早起读书了,吟诵了,功力...
    岚烟lanyan阅读 99评论 0 0
  • 2025.1.19.元实晨记 丁老师是我们学校的素食大厨,他经常有文学作品发表,每次读到他的作品,总会涌起无尽赞叹...
    岚烟lanyan阅读 130评论 0 1
  • 邓老师是行动派,在我的建议下,今日开始让晓窗书会的书友们写日记,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我们发现伟大的人物都有...
    岚烟lanyan阅读 67评论 0 1
  • 2025.1.19晨记胡桂芳先完成再完美 1.了解作者袁宏道。袁宏道,字仲郎,号石公,又号六休。公安人,公安现在属...
    古木草阅读 32评论 0 0
  • 虽然花了四天的时间才把《徐文长传》读完,可是我觉得收获很多。如果不跟着邓老师学的话,我可能一年都读不完这一篇...
    夏花xiahua阅读 25评论 0 0